第五章 建设用地 第三十五条,对非农业建设用地,必须依法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和军事设施等项目建设、经依法批准、可以提供前款规定之外的土地、第三十六条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制订农用地分批次转用方案,其中占用耕地的应当同时制订补充耕地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逐级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第三十七条 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 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土地征收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 逐级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第三十八条.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征收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五倍至八倍、征收未利用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倍至五倍 第三十九条,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倍至六倍.征收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安置补助费 为该土地所在乡,镇 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倍至六倍。征收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第四十条,依照本条例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后,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再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下列限额,一,征收耕地的,不得超过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二。征收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不得超过该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二十五倍.第四十一条.征收土地的青苗补偿费按当季作物的产值计算。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第四十二条。土地被征收后应当核减所征收土地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农产品定购任务 征收时。未收获当年作物的 当年核减,已收获的,下年核减。第四十三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建设项目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除依法应当报国务院批准的外,其供地方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四十四条、有偿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没有条件采取招标。拍卖方式的,可以采取协议方式。以协议方式有偿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建设单位向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拟订供地方案.逐级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第四十五条,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各级上缴比例由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作出规定。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留给市,县人民政府。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第四十六条、为公共利益或者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对原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给予补偿.一 原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提供新的用地或者按照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 二、原以出让或者作价入股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按照剩余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给予补偿.三。原以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按照评估租金高出实际租金的数额与剩余年限折算的现值给予补偿 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以及公路 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核准报废、应当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无偿收回。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合同.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第四十七条。非农业建设使用国有农牧场农用地,乡.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为原土地使用者提供新的用地或者予以安置,也可以按照征收土地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给予补偿,第四十八条 乡镇企业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在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其供地方案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区外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四十九条。乡镇企业建设应当坚持合理用地 集约用地的原则,其用地标准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第五十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处分抵押房地产等原因,需要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第五十一条.农村村民建住宅必须严格执行村镇规划,村内有空闲宅基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建住宅,鼓励建设多层住宅.需要使用本村集体所有土地的.由村民提出用地申请.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二条,农村村民新建住宅,宅基地的用地标准是 一,城市郊区.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一百六十七平方米、二,平原地区和山区。人均耕地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县,市 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二百平方米,人均耕地一千平方米以上的县、市。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二百三十三平方米,三。坝上地区 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四百六十七平方米.在前款规定的限额内.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具体规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宅基地标准。第五十三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 一.农村村民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 缺少宅基地的.二,外来人口落户本村、没有宅基地的。三 因自然灾害或者因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 需要搬迁的、第五十四条,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予批准,一,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二,原有宅基地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三,出卖或者出租住房的.第五十五条、农村村民一户一处之外的宅基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收回.统一安排使用 原有宅基地超过规定标准的、超标部分可以实行有偿使用,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多余宅基地上的房屋损坏不能利用的、必须退出其宅基地。鼓励房屋所有者出卖多余宅基地上的房屋.农村村民由于买卖住房转移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买方必须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并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第五十六条,临时使用土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临时使用土地的期限超过二年的 应当重新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第五十七条,取土应当首先安排使用非耕地、确需使用耕地的。应当限定取土深度。保留耕作层的土壤 并依法进行复垦.在非耕地取土的、应当向市 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确需使用耕地取土的 取土者应当向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逐级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取土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 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取土补偿合同。农村村民因生产和建设需要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取土的。应当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法指定的非耕地上取土、确需在耕地上取土的,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同意、向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