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监督与投诉、第五十五条。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全省招标投标工作,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依法对省重大建设项目和其他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检查.第五十六条、项目审批部门对规避招标和不按照核准事项进行招标的违法行为实施监督。并受理相关投诉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根据其职责对招标投标过程中泄露保密资料。泄露标底 歧视或者排斥投标,以他人名义投标.串通投标 中标后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实施监督,并受理相关投诉。第五十七条 项目审批部门应当自核准招标范围。方式以及组织形式之日起三日内将核准结果抄送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违反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项目审批部门,由项目审批部门依法暂停项目执行或者暂停资金拨付。须由资格认定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处理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及时书面通知资格认定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项目审批部门。资格认定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书面反馈处理结果 第五十八条,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向招标人提出异议 也可以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并提供相关的证据,第五十九条.投诉应当自中标结果公示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投诉人是法人的。投诉书应当由单位盖章,并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代表签字。投诉人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投诉书应当由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诉人本人签字,并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投诉人不得以投诉为名排挤竞争对手,不得进行虚假 恶意投诉,阻碍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六十条,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其受理投诉的渠道 范围和条件等有关事项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当在五日内告知投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其不受理理由。超过五日不告知的,视为受理、第六十一条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自受理投诉之日起三十日内.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投诉内容属实.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及时通知投诉人.二、经调查。核实不存在招标投标违法行为的。书面向投诉人说明调查结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作出处理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向投诉人书面说明理由.当事人对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六十二条、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可以采取执法专项检查、重点抽查 成立调查组进行专项调查等方式对招标投标活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有权依法调取、查阅 复制相关文件和调查。核实相关情况 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第六十三条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依法实施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不得随意增加招标投标审批 核准事项、不得干涉招标人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投标资格审查,编制标底、确定开标时间和地点.组织评标.确定中标人和签订合同等事项的自主权。不得向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招标代理机构收取费用。第六十四条.监察机关依法对参与招标投标活动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察.对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 并依法调查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审计机关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实行审计监督.第六十五条。推行招标投标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制度。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招标投标监督服务网络,记载并公告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招标投标活动参加人的信用记录和违法行为及其处理结果、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进行查询。但涉及保密事项的除外,第六十六条。鼓励依法成立招标投标行业协会 加强行业自律,招标投标行业协会应当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行为准则,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秩序、维护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