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宏观调配。全国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经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地方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 综合平衡。保护生态 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制定 第四十五条,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 应当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以流域为单元制定水量分配方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 由流域管理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订 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执行.其他跨行政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制订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经批准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执行 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边界河流上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应当符合该流域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流域管理机构批准,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预测来水量,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实施水量统一调度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服从,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应当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第四十七条、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本行政区域内行业用水定额,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第四十八条、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相关资料。第四十九条,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 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第五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第五十一条,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国家逐步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具体名录由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生产者 销售者或者生产经营中的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列入名录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第五十二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 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鼓励使用再生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第五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供水企业和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减少水的漏失.相关资料,第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条件,相关资料 第五十五条,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 合理收益 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具体办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