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五十六条,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的,予以取缔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第五十七条。境外认证机构未经登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的、予以取缔,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经登记设立的境外认证机构代表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认证活动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撤销批准文件,并予公布,第五十八条,认证机构接受可能对认证活动的客观公正产生影响的资助 或者从事可能对认证活动的客观公正产生影响的产品开发,营销等活动,或者与认证委托人存在资产。管理方面的利益关系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撤销批准文件 并予公布,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九条、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撤销批准文件。并予公布 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的、二.增加,减少。遗漏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的。三、未对其认证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或者发现其认证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不及时暂停其使用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并予公布的。四、聘用未经认可机构注册的人员从事认证活动的。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机构 实验室增加,减少,遗漏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第六十条,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以委托人未参加认证咨询或者认证培训等为理由,拒绝提供本认证机构业务范围内的认证服务,或者向委托人提出与认证活动无关的要求或者限制条件的 二.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志的式样.文字和名称,与国家推行的认证标志相同或者近似,或者妨碍社会管理.或者有损社会道德风尚的,三。未公开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收费标准等信息的。四.未对认证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的、五。未及时向其认证的委托人出具认证证书的,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机构、实验室未对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检测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第六十一条。认证机构出具虚假的认证结论。或者出具的认证结论严重失实的,撤销批准文件 并予公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负有直接责任的认证人员,撤销其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造成损害的。认证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指定的认证机构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同时撤销指定.第六十二条、认证人员从事认证活动 不在认证机构执业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认证机构执业的,责令改正,给予停止执业6个月以上2年以下的处罚、仍不改正的。撤销其执业资格,第六十三条.认证机构以及与认证有关的实验室未经指定擅自从事列入目录产品的认证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检测活动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认证机构未经指定擅自从事列入目录产品的认证活动的.撤销批准文件,并予公布,第六十四条 指定的认证机构、实验室超出指定的业务范围从事列入目录产品的认证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检测活动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撤销指定直至撤销批准文件,并予公布 指定的认证机构转让指定的认证业务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第六十五条,认证机构 检查机构,实验室取得境外认可机构认可.未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 给予警告,并予公布.第六十六条,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 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经认证的违法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货值金额2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第六十七条.认可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负有责任的人员撤职或者解聘.一 对不符合认可条件的机构和人员予以认可的、二,发现取得认可的机构和人员不符合认可条件,不及时撤销认可证书,并予公布的。三 接受可能对认可活动的客观公正产生影响的资助的,被撤职或者解聘的认可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负有责任的人员。自被撤职或者解聘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认可活动,第六十八条 认可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责令改正、对主要负责人和负有责任的人员给予警告,一,受理认可申请,向申请人提出与认可活动无关的要求或者限制条件的。二 未在公布的时间内完成认可活动.或者未公开认可条件.认可程序。收费标准等信息的,三、发现取得认可的机构不当使用认可证书和认可标志、不及时暂停其使用或者撤销认可证书并予公布的.四 未对认可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的,第六十九条,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实施批准和指定的,二,发现认证机构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批准或者指定条件 不撤销批准文件或者指定的 三,发现指定的实验室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指定条件 不撤销指定的、四。发现认证机构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出具虚假的认证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检测结论或者出具的认证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检测结论严重失实,不予查处的。五、发现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认证认可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第七十条,伪造。冒用、买卖认证标志或者认证证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规定查处,第七十一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其他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七十二条.认证人员自被撤销执业资格之日起5年内。认可机构不再受理其注册申请,第七十三条,认证机构未对其认证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或者发现其认证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不及时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和要求其停止使用认证标志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