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医疗卫生人员 第五十一条.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遵守行业规范、恪守医德。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医疗卫生行业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 第五十二条 国家制定医疗卫生人员培养规划、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医疗卫生人员培养机制和供需平衡机制、完善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医疗卫生队伍。国家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全科医生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康复,以及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务,第五十三条 国家对医师 护士等医疗卫生人员依法实行执业注册制度。医疗卫生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第五十四条.医疗卫生人员应当遵循医学科学规律 遵守有关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范以及医学伦理规范。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合理诊疗,因病施治.不得对患者实施过度医疗,医疗卫生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第五十五条,国家建立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 薪酬 奖励制度 体现医疗卫生人员职业特点和技术劳动价值、对从事传染病防治,放射医学和精神卫生工作以及其他在特殊岗位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 津贴标准应当定期调整 第五十六条 国家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制度 国家采取定向免费培养.对口支援.退休返聘等措施 加强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对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在薪酬津贴.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优惠待遇,国家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县乡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完善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收入多渠道补助机制和养老政策,第五十七条。全社会应当关心 尊重医疗卫生人员 维护良好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人员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