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医疗卫生机构。第三十四条.国家建立健全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城乡全覆盖,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家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第三十五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院主要提供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并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 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 妇幼保健 精神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出生缺陷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第三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分工合作,为公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护理 康复 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 社区组织建立协作机制,为老年人,孤残儿童提供安全 便捷的医疗和健康服务、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举办医疗卫生机构.为公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保障.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考虑本行政区域人口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医疗卫生资源 健康危险因素.发病率 患病率以及紧急救治需求等情况 第三十八条,举办医疗机构 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一 有符合规定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二,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医疗卫生人员,三、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五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医疗机构依法取得执业许可证。禁止伪造 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条件和配置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标准、第三十九条、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以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政府举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以政府资金,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对外出租,承包医疗科室 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出资人.举办者分配或者变相分配收益。第四十条 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坚持公益性质,所有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 按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合理设置并控制规模.国家鼓励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其他组织投资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第四十一条、国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医疗卫生机构 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类型的医疗业务,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等合作。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科研教学 等级评审。特定医疗技术准入。医疗卫生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权利.社会力量可以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享受与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税收、财政补助,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政策,并依法接受监督管理,第四十二条。国家以建成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 合理规划与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诊治疑难重症,研究攻克重大医学难题,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第四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遵守法律 法规。规章.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度。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负责.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行业标准以及医学伦理规范等有关要求.合理进行检查.用药,诊疗.加强医疗卫生安全风险防范。优化服务流程 持续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第四十四条.国家对医疗卫生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类管理。对技术难度大。医疗风险高。服务能力,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医疗卫生技术实行严格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技术临床应用 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遵循科学、安全 规范,有效、经济的原则.并符合伦理.第四十五条。国家建立权责清晰 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 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应当制定章程.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 第四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场所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场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其秩序 第四十七条 国家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或者建立医疗风险基金、鼓励患者参加医疗意外保险,第四十八条,国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改进预防。保健,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技术.设备与服务 支持开发适合基层和边远地区应用的医疗卫生技术。第四十九条。国家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 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健康医疗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技术标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普及与共享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和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支持探索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国家采取措施,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信息交流和信息安全制度,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第五十条.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时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服从政府部门的调遣、参与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对致病,致残.死亡的参与人员、按照规定给予工伤或者抚恤 烈士褒扬等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