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安全保卫职责.第二十五条、国务院确定的机构负责沟通协调和研究解决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湖北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立由长江流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三峡枢纽安全保卫指挥系统。制定三峡枢纽安全保卫方案 并做好信息沟通和汇总研判工作,宜昌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立由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 三峡通航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组成的三峡枢纽安全保卫指挥平台,统一管理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工作,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加强与三峡安全保卫区内其他机构。单位的沟通协调.并依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六条,宜昌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加强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落实治安联防制度,维护社会秩序.防范针对三峡枢纽的破坏活动,第二十七条 负有三峡枢纽安全保卫职责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三峡枢纽周边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第二十八条,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是安全生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依法落实安全生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职责、建立安全运行监测体系,对重要部位,特种设备进行重点排查梳理 加强对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背景审查及其身份核对、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依法履行上述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正,第二十九条 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依法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技术保护措施.做好通报预警,安全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发现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情况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监督 检查 指导 发现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情况应当及时通知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第三十条、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依法落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职责。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应当针对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建设,及时组织消除火灾隐患 第三十一条、在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范围内设立或者调整游览项目 应当由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制定游览项目实施方案.报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批,湖北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设立或者调整的游览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游览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游览活动、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增设游览项目 根据三峡枢纽安全保卫,生产运行,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等需要。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可以会同有关部门控制进入游览区域的游客人数,暂停部分或者全部游览项目 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予以公布 第三十二条、长江流域各港口 码头应当建立由经营管理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的安全保卫制度.消除拟进入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的船舶的安全隐患。拟进入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的船舶应当建立由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负责的安全保卫制度、依法对船员,乘客和货物进行安全检查和登记 第三十三条,三峡通航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交通运输部门制定的三峡枢纽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对拟过闸的船舶进行安全检查 航运调度指挥,第三十四条。负有三峡枢纽安全保卫职责的地方人民政府,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对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先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