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 加强对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第三十九条.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是年度取水总量控制的依据、应当根据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签订的协议.结合实际用水状况,行业用水定额,下一年度预测来水量等制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由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县级以上各地方行政区域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下达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制定,第四十条,取水审批机关依照本地区下一年度取水计划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提出的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建议,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下达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年度取水计划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同意,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可以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年度取水量予以限制,一.因自然原因 水资源不能满足本地区正常供水的.二、取水,退水对水功能区水域使用功能,生态与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 三 地下水严重超采或者因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 四.出现需要限制取水量的其他特殊情况的.发生重大旱情时。审批机关可以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取水量予以紧急限制.第四十二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审批机关报送本年度的取水情况和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建议。审批机关应当按年度将取用地下水的情况抄送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取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情况抄送同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 审批机关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需要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年度取水量予以限制的,应当在采取限制措施前及时书面通知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第四十三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技术标准安装计量设施、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填报取水统计报表,第四十四条,连续停止取水满2年的。由原审批机关注销取水许可证.由于不可抗力或者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造成停止取水满2年的 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可以保留取水许可证。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二 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执行本条例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三.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的生产场所进行调查。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所在流域的流域管理机构报送本行政区域上一年度取水许可证发放情况,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其上一年度取水许可证发放情况.并同时抄送取水口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发现越权审批。取水许可证核准的总取水量超过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规定的数量。年度实际取水总量超过下达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的.应当及时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