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水资源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第二十八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缴纳水资源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的、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部分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由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取水的中央直属和跨省,自治区 直辖市水利工程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二十九条、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二,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三,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四、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差别,第三十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促进农业节约用水需要制定,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其他用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粮食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经济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的步骤和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十一条 水资源费由取水审批机关负责征收.其中。流域管理机构审批的、水资源费由取水口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第三十二条。水资源费缴纳数额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确定。水力发电用水和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用水可以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发电量确定缴纳数额。第三十三条、取水审批机关确定水资源费缴纳数额后,应当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送达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收到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办理缴纳手续。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从事农业生产的.对超过省 自治区 直辖市规定的农业生产用水限额部分的水资源。由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缴纳水资源费。符合规定的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的取水。不缴纳水资源费.取用供水工程的水从事农业生产的 由用水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实际用水量向供水工程单位缴纳水费 由供水工程单位统一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费计入供水成本.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按照国家批准的跨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实施的临时应急调水、由调入区域的取用水的单位或者个人,根据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缴纳水资源费,第三十四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水资源费的。可以自收到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向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缓缴、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缓缴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期满未作决定的、视为同意,水资源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三十五条。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分别解缴中央和地方国库,因筹集水利工程基金、国务院对水资源费的提取。解缴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第三十六条,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或者挪用水资源费,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费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