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共就业服务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所称公共就业服务,是指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第二十七条 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统筹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第二十八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免费提供以下服务,一。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二 向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三。推荐需要培训的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参加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 四 在服务场所公开发布当地岗位空缺信息,职业供求分析信息。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 五.办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录用和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等项事务,六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其他有关服务,第二十九条,本规定所称特殊服务对象是指下列人员。一,残疾人.二、享受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三.退出现役的军人和随军家属.四、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或需特别照顾的人员、第三十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接受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委托,从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业务,在有条件的城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托市,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立综合性服务场所 集中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服务、第三十一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当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并实现各城市内就业服务 失业保险 就业培训信息的计算机联网,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应当按照劳动保障部提出的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分期分级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信息网,其中,设区的市设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网络中心。省。自治区设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省级监测中心。劳动保障部设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全国监测中心、网络中心和监测中心按有关规定管理和运行,第三十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培训机构 并定期提出计划.组织培训机构向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第三十三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减免费服务所需费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以及对失业人员免费培训的补贴费用。按有关规定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经费中列支、对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按有关规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出、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根据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要求,编制本级就业经费年度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