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灾情信息报告和发布.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突发灾害事件信息报送的要求.以及、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等有关规定、做好灾情信息统计报送.核查评估.会商核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 4 1,灾情信息报告4.1 1。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严格落实灾情信息报告责任,健全工作制度 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灾情信息报告及时.准确 全面 坚决杜绝迟报、瞒报 漏报,虚报灾情信息等情况 4、1,2,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接到灾害事件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涉灾部门应及时将本行业灾情通报同级应急管理部门。接到重特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后,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第一时间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同时通过电话或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及时向应急管理部报告、4、1、3,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汇总上报的灾情信息。要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和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 等规定报送.首报要快.核报要准,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断电,断路.断网等.可先通过卫星电话 传真等方式报告,后续及时通过系统补报,4、1.4、地震、山洪、地质灾害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后。遇有死亡和失踪人员相关信息认定困难的情况.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应按照因灾死亡和失踪人员信息.先报后核、的原则、第一时间先上报信息 后续根据认定结果进行核报 4.1、5、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要建立因灾死亡和失踪人员信息比对机制 主动与公安。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沟通协调,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灾害事件,及时开展信息比对和跨地区 跨部门会商。部门间数据不一致或定性存在争议的。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同时抄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4,1.6、重特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相关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逐级上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灾情核查,客观准确核定各类灾害损失 并及时组织上报 4。1.7。对于干旱灾害,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旱情初显。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初报灾情.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10日至少续报一次灾情,直至灾情解除、灾情解除后及时核报。4,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或应急管理部门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过程,年度灾情等。及时组织相关涉灾部门开展灾情会商.通报灾情信息、全面客观评估,核定灾情,确保各部门灾情数据口径一致 灾害损失等灾情信息要及时通报本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4 2,灾情信息发布。灾情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发布形式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受灾地区人民政府要主动通过应急广播,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发布信息、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应配合应急管理等部门做好预警预报 灾情等信息发布工作、灾情稳定前。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或应急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社会滚动发布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以及救助工作动态.成效.下一步安排等情况,灾情稳定后,应及时评估,核定并按有关规定发布灾害损失情况,关于灾情核定和发布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