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灾后救助6,1、过渡期生活救助6.1。1 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结束后 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及时组织将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恢复重建无房可住人员,因次生灾害威胁在外安置无法返家人员 因灾损失严重缺少生活来源人员等纳入过渡期生活救助范围 6,1.2 对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灾害.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要指导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摸排受灾群众过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况 明确需救助人员规模.及时建立台账,并统计生活救助物资等需求。6.1.3 根据省级财政.应急管理部门的资金申请以及需救助人员规模,财政部会同应急管理部按相关政策规定下达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应急管理部指导做好过渡期生活救助的人员核定。资金发放等工作 督促做好受灾群众过渡期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6。1.4、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财政部监督检查受灾地区过渡期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视情通报救助工作开展情况、6 2,倒损住房恢复重建6.2 1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由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制定完善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有关标准规范。确保补助资金规范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6,2 2.恢复重建资金等通过政府救助 社会互助,自行筹措。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并鼓励通过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等方式实施恢复重建。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经济补偿作用 发展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灾害民生保险等相关保险 完善市场化筹集恢复重建资金机制、帮助解决受灾群众基本住房问题 6,2,3,恢复重建规划和房屋设计要尊重群众意愿。加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运用,因地制宜确定方案。科学安排项目选址、合理布局,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灾害高风险区 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避让地质灾害极高和高风险区、无法避让地质灾害极高和高风险区的 必须采取工程防治措施.提高抗灾设防能力,确保安全.6,2.4 对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灾害,应急管理部根据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倒损住房核定情况、视情组织评估组、参考其他灾害管理部门评估数据 对因灾倒损住房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需恢复重建救助对象规模,6,2 5,根据省级财政。应急管理部门的资金申请以及需恢复重建救助对象规模。财政部会同应急管理部按相关政策规定下达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6,2,6、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结束后 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应采取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 对本地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 应急管理部收到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上报的本行政区域内绩效评价情况后,通过实地抽查等方式。对全国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工作进行绩效评价.6、2,7。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审查。根据评估结论指导地方做好必要的综合治理 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计划安排和土地整治、同时做好建房选址 加快用地,规划审批、简化审批手续,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做好住房恢复重建工作.6,3,冬春救助6。3、1,受灾地区人民政府负责解决受灾群众在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遇到的基本生活困难、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财政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加强统筹指导.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抓好落实.6.3、2,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每年9月下旬开展受灾群众冬春生活困难情况调查。并会同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状况评估 核实情况、明确全国需救助人员规模。6.3,3、受灾地区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每年10月底前统计,评估本行政区域受灾群众当年冬季、次年春季的基本生活救助需求,核实救助人员。编制工作台账 制定救助工作方案、经本级党委和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6.3,4。根据省级财政.应急管理部门的资金申请以及全国需救助人员规模。财政部会同应急管理部按相关政策规定下达中央冬春救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受灾群众冬春基本生活困难,6。3,5 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拨发放衣被等物资。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根据地方申请视情调拨中央救灾物资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