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2020年1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公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已于2019年12月23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第18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 肖亚庆,2020年1月16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地方标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地方标准的制定、组织实施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经其批准的设区的市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制定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第四条,制定地方标准应当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原则,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第五条,地方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并做到与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禁止通过制定产品质量及其检验方法地方标准等方式,利用地方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 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第六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导、协调,监督全国地方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承担地方标准管理工作、第七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地方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设区的市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承担地方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未组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 应当成立专家组。承担地方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家组应当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广泛代表性.承担起草工作的人员不得承担技术审查工作 第八条.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地方标准立项建议,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收到的立项建议通报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第九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收到的立项建议和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向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地方标准立项申请,第十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消费者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对制定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并对立项申请是否符合地方标准的制定事项范围进行审查。第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论证评估,调查结果以及审查意见,制定地方标准立项计划。地方标准立项计划应当明确项目名称.提出立项申请的行政主管部门 起草单位 完成时限等 第十二条。起草单位应当对地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实验.论证,有关技术要求需要进行试验验证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技术单位开展 第十三条,起草单位应当征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消费者组织和教育 科研机构等方面意见。并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少于三十日,第十四条.起草单位应当根据各方意见对地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后,与编制说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征求意见采纳情况等材料一并报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技术审查、第十五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地方标准的下列事项进行技术审查,一。是否符合地方标准的制定事项范围、二,技术要求是否不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并与有关标准协调配套.三,是否妥善处理分歧意见。四、需要技术审查的其他事项,第十六条,起草单位应当将根据技术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的地方标准。与技术审查意见处理情况及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需要报送的其他材料一并报送立项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第十七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地方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对报送材料齐全,制定程序规范的地方标准予以批准,编号、第十八条,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代号三部分组成。省级地方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其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组成。市级地方标准代号 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其行政区划代码前四位数字组成 第十九条.地方标准发布前,提出立项申请的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相关技术要求存在重大问题或者出现重大政策性变化的、可以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变更或者终止建议,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等,作出项目变更或者终止决定.第二十条.地方标准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第二十一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地方标准发布之日起二十日内在其门户网站和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布其制定的地方标准的目录及文本、第二十二条,地方标准应当自发布之日起六十日内由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应当包括发布公告及地方标准文本.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备案的地方标准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法定职责.对地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第二十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其制定的地方标准进行复审,地方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复审,一 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二,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发生重大变化的。三 关键技术、适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应当及时复审的其他情形.第二十五条、复审地方标准的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消费者组织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意见。并根据有关意见作出地方标准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的复审结论,复审结论为修订地方标准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地方标准制定程序执行、复审结论为废止地方标准的.应当公告废止 第二十六条,地方标准的技术要求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的、应当及时改正 拒不改正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废止相关标准、由有权机关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地方标准未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编号或者备案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其说明情况 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撤销相关标准编号或者公告废止未备案标准。由有权机关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地方标准未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复审的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其说明情况。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有权机关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利用地方标准实施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理、地方标准的制定事项范围或者制定主体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由上一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公告废止相关标准,第二十七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地方标准、可以按照地方有关规定申报科学技术奖励。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日为公历日,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1990年9月6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5号公布的。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