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形监测6,1、一般规定6,1 1,建设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进行变形监测时,应根据项目合同要求.通过项目技术设计对监测内容、监测精度、监测频率,变形预警值,变形速率阈值等作出规定、当监测对象对周边道路。地面。管线及其他对象产生影响时.应将受影响的对象纳入监测中,6 1。2、对多期变形监测项目 每期监测后应提交本期及累计监测数据.全部监测完成后,除应提交各期监测数据及累计监测数据外,尚应提交项目技术报告.6,1.3,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点位置应根据工程结构.形状和场地地质条件等确定.工程结构重要节点。荷载突变部位,变形敏感部位应布设监测点。当工程结构、形状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加密布点,2。监测点应设置标志、并应便于观测和保护、3。当监测点被破坏或不能被观测时。应重新布点 6,1 4 变形监测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用稳定可靠的基准点作为变形监测的起算点.2,当需设置工作基点时.工作基点应设在相对稳定且便于作业的地方,每期应先联测工作基点与基准点.再利用工作基点对监测点进行观测,3、对高层,超高层建筑或其他特殊工程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挠度监测 垂直度及倾斜监测应避开风速大,日照强的时间段。4。日照变形监测应选在昼夜温差大的时间段进行,风振变形监测应选在受强风作用的时间段进行,5.变形监测作业时、应对监测对象及周边环境进行人工巡视检查、6,1.5 当监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进行变形监测预警、同时应提高监测频率或增加监测内容.1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2。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变形预警值,3,工程开挖面或周边出现塌陷、滑坡,4 工程本身或其周边环境出现异常,5、由于地震。暴雨 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6.1.6.当利用多期监测成果进行变形趋势预测时。应建立经检验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应给出预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及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