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特定要求3.2,1,当场地与地基存在特殊性岩土时.岩土工程勘察成果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1节规定外 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 对湿陷性土,应确定湿陷等级 判定湿陷类型和湿陷下限深度、2、对多年冻土.应确定融沉等级和冻胀性等级,判定存在厚层地下冰.冰锥,冰丘。冻土沼泽、热融滑塌,热融湖塘、冻融泥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可能性。3,对膨胀土,应测定膨胀力,计算膨胀变形量,收缩变形量和胀缩变形量,确定胀缩等级.大气影响深度及场地类型.4、对盐渍土,应测定其易溶盐含量 确定含盐类型 评价溶陷性.盐胀性和腐蚀性 5 对红黏土,应明确原生或次生类型.分析裂隙发育特征,评价地基均匀性。6 对填土、应查明堆填或填筑的方式和形成时间,分析填料性质.分布范围、评价填土地基的密实度,均匀性和地基稳定性,7。对软土、应查明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分析固结历史、结构性和灵敏度,评价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8,对风化岩和残积土,应查明母岩性质,风化程度,判断岩脉,孤石的分布状况。评价风化岩的均匀性,9,对污染土场地,应调查污染源,污染史 污染途径 污染物成分和污染的影响、查明污染土的空间分布并评价其危害性。3、2,2。当拟建场地及附近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时,岩土工程勘察成果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 1节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 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潜在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 分布、分析其对工程的危害,2 对溶洞,土洞和其他洞穴 应评价其稳定性及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3、对潜在的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查明其形成条件.分析其可能的发展及影响 提出防治要求与方案建议,4.对存在的断裂。应明确其位置 活动性和对工程的影响,提出相关处理建议.5。对采空区.应分析判定采空区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并提出防治方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