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燃气厂站4 1。站.区4。1,1,燃气厂站的建设规模 要立足实际 统筹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在燃气厂站规划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燃气发展和城乡建设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考虑到城乡当前的建设问题,还要考虑到城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以减少燃气发展中的无序现象,4,1,2 较大容积储存燃气的大型厂站 其危险性相对较大,发生事故时影响范围较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规定其建设在城乡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远离人员密集场所.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4,1、3。总平面布置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有利于避免互相干扰.便于进行生产管理,保证安全运行.燃气厂站在生产过程中有爆炸危险,生产过程产生的噪声,振动等会影响到生产人员的健康.故燃气厂站设有生产区。辅助区时,应分区布置.可减少对辅助区的威胁和殃及.大规模燃气厂站功能分区不仅能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还便于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有些规模较小厂站的生产区和辅助区相对独立即可。或根据需要以隔墙分隔、汽车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为保证非加气生产区的运行安全 防止加气车辆和非管理人员进入合建站内的非加气区域,4。1。4,燃气厂站内主要建,构 筑物的设计工作年限和安全等级、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一致 4,1,5、设置围墙可以阻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站区.易于管理和保卫工作。对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厂站的生产区围墙提出要求、是考虑当厂站出现泄漏事故,实体围墙作为最后屏障、能阻挡事故的蔓延、另外因厂站围墙以外的明火无法控制、设置高度不低于2.0m的不燃性实体围墙也是为了厂站的安全,4 1,6、燃气厂站内和厂站外建筑物之间按防火、防爆的要求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厂站内外建筑在规划、建设时序上不协调时更要严格管理。4.1.7.不同介质和相同介质不同状态的燃气储罐分组之间 储罐之间及储罐与建 构,筑物之间必须保证足够的间距 既要考虑防火,防爆的需要。还要保证正常维修使用的需要、4,1.8、燃气厂站出入口设置。除正常生产需要外 还应考虑发生火灾及紧急事故时人员的疏散和抢修 并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本条不仅规定了生产区出入口的数量.也对规模小而占地范围大的厂站的疏散距离作出了规定,保证人员在10min内离开厂站.对较大规模厂站的生产区的出入口做了特殊的规定,4 1、9。气态液化石油气和混合制冷剂的密度约为空气的2倍.因此 生产区内严禁设置地下,半地下建,构.筑物。以防积存液化石油气酿成事故.如果液化石油气和混合制冷剂在液态下大量泄漏 会在低洼处积存、不利于事故抢险和消除事故隐患.4.1,10,不燃烧实体防护堤是防止储罐或管道发生破坏时.液态液化石油气或液化天然气外泄而造成更大的事故。4,1、11。燃气气质不同.所需消防系统的工艺不同 燃气气质相同。但规模和运行条件不同 消防设施的配置也不相同.厂站内消防系统和灭火器材的确定应按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和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的规定执行,4、1。12、生产过程中.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容易聚积于厂房上部 因此厂站上部应具有能有效防止可燃气体聚积的措施,如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 厂房上部空间通风良好等,4.1.13,防雷措施应当按照相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执行。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建、构,筑物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相应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