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气象条件4、0.1。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资料的数理统计结果、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风压图以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把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经对风荷载重现期由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增加值的评估,统计了129个地区,V50。V30在1、0.1,09之间 平均为1 05,说明了重现期由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风速值提高约5。风压值提高了11 左右。比原来对杆塔的抗风能力提高了很多、但不会造成工程量较大的增加,因此本条规定将50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含大跨越.的重现期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一致取50年,110kV.330kV输电线路、含大跨越,的重现期取30年、4,0、2 统计风速样本的基准高度.统一取离地面、或水面 10m.保持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一致,可简化资料换算及便于与其他行业比较、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导线平均高度将基本风速进行换算 110kV.330kV线路、不含大跨越、下导线平均高一般取15m,500kV.750kV线路 不含大跨越.下导线平均高一般取20m,其他工况的风速不需进行换算、4,0,3,架空输电线路经过地区广 地形条件复杂 线路通过山区、除一些狭谷、高峰等处受微地形影响、风速值有所增大外.对于整个山区从宏观上看,山区摩擦阻力大风速值也不一定就较平地大、所以 一般说来。如无可靠资料,对于通过山区的线路 采用的设计风速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按附近平地风速资料增大10,至于山区的微地形影响、除个别大跨越为提高其安全度可考虑增大风速以外。在一般地区就不予增加.至于一般山区虽有狭管等效应,考虑到架空输电线路有档距不均匀系数的影响。因此。山区风速较平地增大了10,以后 已能反映山区的情况了 4,0。4,输电线路设计时,行业标准.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T 5092,1999、以下简称、技术规程、对地20m高的最大设计风速的最小值不能低于30m,s,把这个风速归算到10m基准高时为26,85m.s、本规范基本风速按10m高度换算后,110kV。330kV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应低于23。5m,s,50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计算导、地线的张力。荷载以及杆塔荷载时。基本风速不应低于27m.s,4.0、5.根据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覆冰灾害情况分析结果,对输电线路基本覆冰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采用不同的设计参数、4,0、6,根据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覆冰灾害情况分析结果.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增加不小于5mm.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地线覆冰取值较导线增加5mm后,地线的荷载取值对应的冰区,如不均匀覆冰的不平衡张力取值等,应与导线的冰区相同,4,0、7,根据我国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强调加强沿线已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的调查,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经验要求,线路应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 路径必须通过重冰区或导线易舞动地区时 应进行相应的防冰害或防舞动设计,适当提高线路的机械强度 局部导线易舞动区段在线路建设时安装防舞动装置等措施 输电线路位于河岸.湖岸,山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的地带时,其基本风速应较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 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对于相对高耸,山区风道 垭口。抬升气流的迎风坡.较易覆冰等微地形区段 以及相对高差较大 连续上下山等局部地段的线路应加强抗风、冰灾害能力.4 0 8.输电线路的大跨越段,一般跨越档距在1000m以上 跨越塔高在100m以上,跨越重要通航河流和海面、若发生事故,影响面广,修复困难 为确保大跨越的安全运行,设计标准应予提高,根据我国几处大跨越的设计运行经验、如当地无可靠资料 设计风速可较附近平地线路气象资料增大10.设计.关于江面和江湖风速的问题 根据我国沿长江几处重大跨越的设计资料、一般认为江面风速比陆地略大一级,取为10,4 0,9,对于大跨越的设计条件规定较高的安全标准还是必要的 考虑到覆冰资料大多数地区比较缺乏。目前气象部门尚提不出覆冰资料及其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根据现有工程的经验、多采用附近线路的设计覆冰增加5mm作为大跨越的设计覆冰厚度、验算条件。应以历年来稀有或百年一遇的气象条件进行验算 当无可靠资料时、如何确定验算风速和覆冰厚度,可结合各地的情况酌情处理,4,0 10。本条文是根据以往设计经验选定的。基本符合输电线路实际情况、运行中未发现问题、4,0、11、4 0。14,这几条明确了安装、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带电作业等工况的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