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导线布置8,0.1,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运行经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1000m以下档距 水平线间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ki。悬垂绝缘子串系数 宜符合表8、0。1,1规定的数值.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U。系统标称电压,kV。fc 导线最大弧垂,m 注。一般情况下,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可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取值.表8。0.1,1,ki系数。2,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 宜采用公式 8。0.1。1。计算结果的75,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的最小垂直线间距离宜符合表8.0、1,2的规定,表8、0,1,2、使用悬垂绝缘子串杆塔的最小垂直线间距离 3,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宜按下式计算,式中 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m,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8、0.2,如无运行经验。覆冰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最小水平偏移.宜符合表8,0。2的规定.表8.0,2 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最小水平偏移、m,注.无冰区可不考虑水平偏移,设计冰厚5mm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可根据运行经验参照表8,0,2适当减少、8,0,3。双回路及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应按本规范第8。0,1条的规定增加0.5m,8,0。4.线路换位宜符合下列规定.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长度超过100km的输电线路宜换位,换位循环长度不宜大于200km、一个变电站某级电压的每回出线虽小于100km.但其总长度超过200km.可采用换位或变换各回输电线路的相序排列的措施来平衡不对称电流、2,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为降低中性点长期运行中的电位,可用换位或变换输电线路相序排列的方法来平衡不对称电容电流,3。对于.接线路应校核不平衡度。必要时进行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