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施工期风险管理9,3 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在特殊及复杂条件下的风险,主要包括。1、地下管线中的大口径管线,热力、电力 水管和通信等,穿越保护性建 构,筑物,军事区或重要设施是地下工程的重要风险点,一般宜采取事前调查 申报审核.合理施工保护等措施降低风险,2,地下障碍物将直接影响正常的施工.通常情况应将地下障碍物预先清除,对于特殊情况下需在施工中直接切削穿越的,应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3,浅覆土层是指隧道覆土小于施工隧道直径1倍的工况.浅覆土层施工易造成开挖面失稳和隧道上浮等风险.并加剧土体的扰动和损失量,导致发生塌陷等事故,4。小曲率区段是指隧道曲线半径小于施工隧道直径50倍的工况 小曲率区段对隧道轴线的控制存在一定风险、应加强对盾构机姿态的控制 合理选择管片型号、并提高管片的拼装质量、5、大坡度段是指隧道轴线大于30,的工况 大坡度段施工易造成盾构机姿态控制和隧道内水平运输的困难、应合理地控制盾构机姿态和选取水平运输机具.6.小净距隧道是指两隧道间距小于隧道直径60,的邻近施工、在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参数.加强监测。并对两隧道之间区域实施地基加固措施,7 穿越江河段是指所建隧道处在江河下的工况、穿越江河段施工时.易形成开挖面与江河贯通以及隧道渗漏的风险,通常可通过提高开挖面稳定性、改善隧道抗位移抗变形能力以及加强隧道防喷涌、防渗漏的风险控制措施.另外.针对具体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应考虑增加车站,基坑.复杂工程安装,联络通道、进出洞等单项工程的施工风险分析 由于地下工程建设存在大量的多工种.多专业交叉,应重视人员安全风险控制。9 3 2。施工期建设风险管理需建设各方共同参与。与施工单位一起完成施工风险管理实施。1.施工风险辨识和评估、根据工程条件。施工方法以及设备,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和工序、对工程建设风险进行二次风险评估和整理.对工程的重大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确定工程建设风险等级,并对重大风险提出规避措施和事故预案.完成施工风险评估报告,具体包括。1、各分部工程的主要风险点、2、重大风险因素.3,风险等级及排序.4,风险管理责任人,5。风险规避措施,6,风险事故预案,2,风险评估报告应以正式的文件发送给工程建设各方。并经讨论使工程各方对工程建设风险评估等级和控制对策达成共识、3,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风险分析 地下工程的施工都可能会对邻近的各类建.构,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风险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工程施工引起地层变形与邻近建、构,筑物损坏的费用损失之间的关系、完成施工影响风险分析的经济损失评估 本规范建议的风险分析内容与步骤如下.1,对既有建 构,筑物的现状调查.包括、结构形式,建造时间、重要性程度,服务年限与状态。与工程邻近距离及周边区域环境等、2,判断邻近建 构。筑物的破坏形式、用可以衡量的指标,如 裂缝宽度,倾斜度。差异沉降等.定义各个破坏阶段,3 采用工程施工地层变形计算分析 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得到周围地面沉降值 并分析影响地层变形的因素、4、通过力学计算和统计分析 得到建,构,筑物发生破坏概率,计算建、构、筑物与破坏衡量指标的关系.5 建立建,构,筑物的破坏和损失之间的关系。将不同级别的破坏与建,构.筑物造价的损失比相对应,6。对不同施工工况下建,构.筑物的损失进行评估。提出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对策与处置措施,9,3.3 9 3。5.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每个单项工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可通过风险预告的形式、将其中的主要风险点通告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需提交专门的风险处置方案,上报建设单位,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施工现场风险通告是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应在工程现场设置风险宣传牌,对各个阶段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宣传和教育。现场风险通告应包括、1.主要风险事故,2,风险管理实施责任人、3,风险因素与风险等级,4.施工人员注意事项 5、事故预兆、6、风险规避措施.7 风险事故预案、对于事故。意外。缺陷等问题、建设各方应认真,细致,充分 全面地分析。做到证据分析。过程分析,原因分析 责任分析.并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对定性,定责应公正、准确,调查还应查明发生的原因.过程,财产损失情况和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并提出处理措施和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事故各相关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建设各方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进度。跟踪风险动态变化情况,实施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在出现风险征兆后应及时通报建设各方。跟踪风险征兆发展。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措施 9,3 6,现场监理工程师的主要风险管理职责是评估本身监理工作不到位或失察风险.并核查和监督施工现场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 为此 监理工程师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根据设计要求重点对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掌握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以保证施工能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9,3。7,为明确责任和保证监测质量,现场施工监测应由专业的第三方监测单位承担.监测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现场施工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必须满足设计与监控要求.并与施工开挖工序一致,监测说明应明确量化各监测指标的预警值以及各级预警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监测指标的预警值应由监测单位和设计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工程经验、计算分析以及监测反馈分析共同确定,监测单位应把施工现场风险分析作为监测报告的一部分内容。采用月报.周报等提交监测报告。及时提交施工风险预警,预报 9 3,10,9、3、11。对施工中玩忽职守、对现场潜在重大建设风险隐匿不报的行为.一经发现、相关责任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