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混凝土工程4,4,1 底板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浇筑环壁混凝土时。应沿环壁圆周均匀地分层进行,有地下烟道时,烟道两侧混凝土应对称浇筑。4,4,2、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图4 4,2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形和圆形板式基础的施工缝可留设在底板与环壁的连接处,2。壳体基础混凝土应按水平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当施工确有困难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由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商定.a.环形板式基础。b 圆形板式基础 c,正倒锥组合壳基础,图4,4、2 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1、筒壁,2、环壁 3。底板、4。环梁。5。壳体,6、环板,A.A施工缝4、4.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应通过计算确定混凝土内的温度应力,并应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的浇筑 养护措施。2。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并应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和料.同时应减少水泥用量,应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含泥量及石粉含量不应大于1,砂子含泥量不应大于3。3。应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低和凝固时间长的水泥品种、4、应采取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措施 混凝土可采用分层浇筑或薄层推移浇筑工艺、应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速度。在不出现冷缝的条件下 宜扩大浇筑范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浇筑过程中可加入不超过15 的毛石.毛石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强度,毛石表面应无污物,5 应进行温度监测。测温点不应少于3组.每组应设置不少于3个不同深度的测点.每组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测温及记录应由专人负责,测温可采用温度计或传感器监测。使用前应统一校核 内表温差不应大于25、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5。d 6、混凝土养护应选用保温保湿法,保温层的厚度应按测温参数确定.拆除模板后应立即回填土。7.环壁混凝土应在底板混凝土降温的早期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