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抗震结构体系3、4,1,本条是对抗震设计提出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内外历次强烈地震中的震害反映。对构筑物的结构体系和管网的结构构造、应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结构材质.施工条件以及建设场地 地基地质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选定,3,4。2,3,4、3。条文对构筑物的工艺设计提出了要求.工艺设计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显著。平,立面布置不规则 质量和刚度变化较大时,将导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矩 对结构体系的抗震带来困难。因此条文要求尽量避免 当不可避免时。则宜将构筑物的结构采用防震缝分割成若干规则的结构单元、避免造成震害,对设置防震缝确有困难时 条文要求应对结构体系进行整体分析。并对其薄弱部位采取恰当的抗震构造措施 针对建筑物这方面的抗震规定,条文明确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执行,3,4 4,本条要求结构分析的计算简图应明确、并符合实际情况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具有合理的传递路线.充分发挥地基逸散阻尼对上部结构的减震效果,同时要求在结构体系上尽量具有多道抗震防线,例如尽可能具备结构体系的空间工作和超静定作用 藉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避免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承载力.此外,针对工艺要求往往形成结构上的削弱部位。将是抗震的薄弱部位.应加强其构造措施、使同一单元的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3、4,5,本条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提出的要求。主要是改善其适应变形的性能,对钢结构应注意在地震作用下 水平向及竖向。防止局部或整体失稳,合理确定其构件的截面尺寸 同时,条文还对各类构件的节点连接提出了要求、除满足承载力外.尚应符合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以求获得结构体系的整体空间作用效果 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对地下管道结构的要求.不同于构筑物、管道为一线状结构,管周覆土形成很大的阻尼、管道结构的振动特性可以忽略 主要随地震时剪切波的行进形态而变位、不可能以单纯加强管道结构的刚度达到抗震目的,为此条文提出在管道与构筑物、设备的连接处,应予妥善处理。既要防止管道本身损坏 又要避免由于管道变位.瞬时拉。压 造成设备损坏.唐山地震中就发生过多起事故,因此该连接处应在管道上设置柔性连接接头,但可以离开一定的距离,根据管线的布置确定.以使在柔性接头与设备等之间尚可设置止推、拉,的构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