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场地影响和地基、基础3、2,1、对工程建设的场地、应根据工程地质,地震地质资料及地震影响按下列规定判别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1。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地段,可判为有利建设场地,2、软弱土,液化土。非岩质的陡坡。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 河岸边缘、断层破碎地带、故河道及暗埋的塘浜沟谷地段,应判为不利建设场地。3,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 崩塌。地陷 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应判为危险建设场地.3.2、2,建设场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选择有利地段 2,应尽量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3 不应在危险地段建设.3,2.3。位于。类场地上的构筑物 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不降,计算地震作用时不降、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降、3 2、4,对地基和基础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液化土或软弱土层时 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承载力失效。震陷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构筑物或管网结构损坏。2 同一结构单元的构筑物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并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等人工地基。当不可避免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震陷导致损坏结构,例如设置变形缝分离,加设垫褥等方法,3。同一结构单元的构筑物,其基础宜设置在同一标高上、当不可避免存在高差时,基础应缓坡相接 缓坡坡度不宜大于1.2 4、当构筑物基底受力层内存在液化土.软弱黏性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虽经地基处理,仍应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