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3 8.1。在初步设计阶段。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文件应有设计说明书,除小型,简单工程外.初步设计文件还应包括设计图纸,设备表及计算书.3,8、2,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摘述设计任务书和其他依据性资料中与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2。与本专业有关的批准文件和建设单位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3.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4 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等、2,简述工程建设地点、建筑面积 规模.建筑防火类别。使用功能,层数 建筑高度等.3。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范围以及与有关专业的设计分工。4。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室内设计参数.参见表3,8,2 表3,8、2、室内设计参数,注,温度 相对湿度采用基准值 如有设计精度要求时、按、表示幅度.5。供暖。1.供暖热负荷。2、叙述热源状况 热媒参数.热源系统工作压力,室外管线及系统补水定压方式.3。供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4、供暖热计量及室温控制,系统平衡 调节手段,5,供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6、空调,1,空调冷,热负荷,2、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参数,3.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4.各空调区域的空调方式,空调风系统简述,必要的气流组织说明.5,空调水系统设备配置形式和水系统制式 系统平衡、调节手段、6,洁净空调注明净化级别,7,监测与控制简述.8 管道,风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7。通风。1 设置通风的区域及通风系统形式、2 通风量或换气次数,3、通风系统设备选择和风量平衡,8 防排烟.1、简述设置防排烟的区域及其方式、2.防排烟系统风量确定.3.防排烟系统及其设施配置。4,控制方式简述,5,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9.空调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10、节能设计,节能设计采用的各项措施、技术指标.包括有关节能设计标准中涉及的强制性条文的要求,11、绿色建筑设计、当项目按绿色建筑要求建设时.说明绿色建筑设计目标.采用的主要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12,装配式建筑设计,当项目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说明装配式建筑设计目标 采用的主要装配式建筑技术和措施,如采用装配式时管材材质及接口方式.预留孔洞、沟槽做法要求、预埋套管,管道安装方式和原则等,13,废气排放处理和降噪,减振等环保措施,14。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3.8 3.设备表,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性能参数,数量等,参见表3、8.3,表3,8。3、设备表.注,1,性能参数栏应注明主要技术数据 并注明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冷热源机组能效比或性能系数.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风机效率。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及主要设备噪声值等、2、安装位置栏注明主要设备的安装位置 设备数量较少的工程可不设此栏。3,8.4,设计图纸。1.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图例,系统流程图.主要平面图 各种风道可绘单线图。2,系统流程图包括冷热源系统。供暖系统 空调水系统、通风及空调风路系统.防排烟等系统的流程。应表示系统服务区域名称、设备和主要管道和风道所在区域和楼层,标注设备编号,主要风道尺寸和水管干管管径 表示系统主要附件,建筑楼层编号及标高,注,当通风及空调风路系统,防排烟等系统跨越楼层不多。系统简单.且在平面图中可较完整地表示系统时 可只绘制平面图,不绘制系统流程图、简单的供暖系统可不绘制流程图.3,供暖平面图。绘出散热器位置、供暖干管的入口及系统编号,4。通风。空调 防排烟平面图、1。绘出设备位置、管道和风道走向,风口位置 大型复杂工程还应注出主要干管控制标高和管径,管道交叉复杂处需绘制局部剖面 2.多联式空调系统应绘制平面图 表示出冷媒管和冷凝水管走向、5.冷热源机房平面图.绘出主要设备位置,管道走向,标注设备编号等,3,8、5、计算书,对于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热负荷,冷负荷,通风和空调系统风量,空调冷热水量.冷却水量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应做初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