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辐射井排渗5.8.1、辐射井由横管井发展和演变而来、早期主要用于地下水开采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应用于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程 并取得良好效果,辐射井具有适用性强.排渗效果显著.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辐射井是利用辐射状排渗管将堆积坝体内地下水自流至集水井内,通过导水管自流排出坝体以外的排水系统。图10。对于复杂场地、为增加排渗加固效果 可沿辐射排渗管增设小直径袋装砂砾井.塑料排水板等垂直排渗体 形成立体排渗系统,图10,辐射井排渗示意1.库水位,2、初期坝 3,集水井、4、导流管.5、排渗管 6,排渗加固前浸润线,7,排渗加固后浸润线5 8.2,集水井在坝坡或沉积滩的平面位置布置主要依据坝轴线长度 需要排渗加固治理的范围,浸润线埋深,坝体渗透破坏情况和导水管路途等因素确定,并优先考虑渗透破坏的范围和浸润线埋深较浅的部位,5,8,3,由于辐射井的平面排渗加固范围主要取决于辐射排渗管长度 垂直排渗加固主要取决于最底层辐射排渗管设置深度。所以应在渗流和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结合辐射排渗管的设置情况和导水管的设置条件综合确定井数。井距。井深和井径,5。8,4 本条规定了集水井结构设计要求.3、井的间距不宜小于100m,可根据排渗管施工机具的能力确定 4、井口设置井盖是为了防止人或杂物掉入井内.造成人员伤害及淤堵辐射井.在井盖上设置检修口。井内设爬梯是为便于检修,8、井筒下沉设计时、井壁外侧与尾矿间的单位摩阻力标准值fk应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 可参照表2选用 表2。单位摩阻力标准值fk、对流塑状态黏性尾矿取表2中下限值.可塑状态黏性尾矿取表2中上限值 对松散状态尾粉土和砂性尾矿取表2中下限值,密实状态尾粉土和砂性尾矿取表2中上限值 当集水井深度范围内为多种类别尾矿时、单位摩阻力取各尾矿层单位摩阻力标准值的加权平均值,按式。3,计算、式中,fkj 多土层的单位摩阻力标准值的加权平均值、kPa.fki。第i土层的单位摩阻力标准值.kPa、按表2选用.hsi,第i层土的厚度、m。n,沿辐射井下沉深度不同类别土层的层数。下沉系数应符合式,4.和式.5,的要求.式中.kst、下沉系数,Gk 井筒自重标准值。包括外加助沉重量的标准值、kN.Ffw、k。下沉过程中水的浮托力标准值、kN.Ffk。井壁总摩阻力标准值。kN.集水竖井封底混凝土厚度根据基底的向上净反力计算确定,可按式,6、计算、式中、ht、封底混凝土厚,mm,M,每米宽度内最大弯矩的设计值 N,mm。b,设计宽度。mm,取1000mm、ft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hu.附加厚度。mm。可取300mm,计算厚度需扣除封底的附加厚度.5 8,5.工程实践表明,辐射井出水量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 按经验公式和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均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工程可按本规范附录C推荐公式进行估算。目前,辐射井出水量也有采用瞿兴业公式、即渗水管法。进行估算,式中,H、辐射渗水管全程水位平均高度、m,Hx,降落曲线坐标的公式.距集水竖井中心距离x处的水位高度、m.Hw,集水竖井中水位高度,m、Ho。辐射渗水管端点处的水位高度,m.H1、H2,距集水竖井R1、R2处的水位高度.m R1、R2 距集水竖井较近和较远处观测孔的距离.m。Ro 辐射渗水管端点距集水竖井中心的距离.m.Q.辐射井总出水量,m3 h。α、待定系数。r,集水竖井半径。m,n。辐射排渗管根数、θ,相邻两辐射管夹角。H 辐射渗水管中心与隔水底板间高差.m、d.辐射渗水管直径,m,式中H Hx。Hw Ho。H1 H2均为从集水竖井底起算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