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防水闸门与防水闸墙硐室10.3,1,防水闸门硐室的选址应结合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围岩条件。开拓布置等因素确定、有冲击地压的区域不宜设置防水闸门硐室 10。3、2、防水闸门硐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设于坚硬、稳定,完整致密的岩、煤。层中,2,不应设于岩溶、断层,节理、裂隙发育的破碎地带,3 不应受井下采动影响,并应符合通风、运输,行人.放水,安全等要求,4、应有利于施工和灾后恢复生产 5,硐室四周应留设保护煤。岩 柱、10,3.3,防水闸门的设计应有闸门和闸门硐室防渗漏技术措施。10.3,4 防水闸门硐室泄水方式应根据硐室所处巷道的水沟泄水流量确定.可采用水管泄水,水沟泄水或泄水巷泄水,10.3。5.防水闸门来水侧15m、25m处应设箅子门,采用双向防水闸门时。在两侧应分别设箅子门。10 3、6,通过防水闸门的轨道。电机车架空线,带式输送机等 应灵活,易拆装、10,3.7 通过防水闸门硐室的预埋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路和闸阀等的耐压能力不应低于防水闸门的设计压力,2,通过防水闸门硐室墙体的泄水管 压风管,洒水管等各种管路、应配置闸阀或在来水侧设置盲盖或堵头封堵严密、3、预埋通过硐室的钢管、应采取防止钢管滑动,位移措施,4、通过硐室的电缆应封堵严实、10.3 8,防水闸门与防水闸墙硐室墙体前。后两端,应分别设长度不小于5m的混凝土砌碹.10。3,9.防水闸门与防水闸墙硐室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10.3 10.防水闸门墙体和两端护砌段应整体砌筑.在门硐四周,门框附近 砌筑时应采取加固措施.硐室承受1.6MPa以上水压时.闸门墙体迎水端及门框背后混凝土应通过计算配置钢筋,并应核算闸门及门框。墙体的抗剪能力。10,3,11,防水闸门与防水闸墙硐室围岩强度低于防水和抗压强度时,对硐室围岩应采取加固措施 10,3,12,防水闸门硐室和两端护碹砌筑时应预留注浆管 预留注浆管径应与注浆材料相适宜 壁厚应根据注浆压力等因素确定,砌筑后应对硐室壁进行注浆加固.其最终注浆压力应大于防水闸门设计压力的1,5倍 10、3.13。防水闸门与防水闸墙硐室墙体结构形式,可根据硐室承受水压、选用圆柱形结构。楔形结构 倒截锥形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承受水压不大于1。6MPa的硐室应选用圆柱形或楔形结构.2 承受水压大于1、6MPa的硐室应选用倒截锥形结构。10 3,14、防水闸门硐室应设隔离煤 岩、柱.并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对隔离煤、岩 柱进行详细分析和核算。10,3,15,防水闸门硐室和防水闸墙的长度和基础深度,宜根据硐室结构形式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计算硐室壁厚及嵌入围岩深度时.应视围岩情况取2.0 2.5的安全系数,硐室混凝土承压和抗剪安全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10、3,16,防水闸门硐室内壁两侧应有闸门完全开启的空间 防水闸门完全打开后,门后应有不小于200mm的空间.10。3,17,防水闸门硐室应设有观测水压的装置.放水管和放水闸阀。10 3.18.电气设备硐室应就近布置在防水闸门非来水侧.电气设备硐室底板应高于防水闸门硐室底板1。0m以上,电气设备硐室的建设不应影响防水闸门硐室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