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监测剖面与监测点布置4 3.1,坝体表面位移监测剖面与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横剖面宜选在最大坝高 有排水管通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及尾矿库运行有异常反应处。2。初期坝顶和后期坝顶宜各布设1条监测纵剖面,且每30m。60m高差宜布设1条监测纵剖面、监测纵剖面不宜少于3条,3.监测纵剖面的测点间距、坝长小于300m时.宜取20m,100m,坝长为300m。1000m时.宜取50m、200m.坝长大于1000m时。宜取100m.300m,4.3 2、坝体内部位移监测剖面与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横剖面宜选在最大坝高、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及尾矿库运行有异常反应处.2,每个尾矿坝可设1条,3条监测横剖面.每个监测横剖面上可布设1条.3条监测垂线、其中1条宜布设在最大坝高处。3。每条监测垂线上宜布置3个.15个监测点,监测点的间距宜为1m、10m 最下一个监测点宜设置于坝基表面。最上一个监测点宜与坝体表面位移监测点重合、4,3,3,堆积坝坡比监测剖面与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横剖面宜布设在尾矿坝最大坝高处及堆积坝外坡最大坡度地段,2.每100m坝长不应少于2条监测横剖面.3,监测点应布置在各变坡点处、且监测点间距不应大于10m,4,3.4,坝体浸润线监测剖面与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浸润线监测横剖面宜选在能反映整体渗流情况的坝体剖面上及渗流异常剖面上。宜与表面位移监测横剖面相结合.横剖面不宜少于3个 2,监测孔布置应根据坝型结构.筑坝材料和渗流场特征确定、宜在堆积坝坝顶 初期坝上游坡底 下游排水棱体前缘各布置1个监测孔。监测孔间距宜为20m 40m。每个横剖面的监测孔不宜少于3个。监测孔深度应根据设计控制浸润线深度确定.3.在渗流进,出口段、渗流各向异性的土层中,以及浸润线变化处、应根据预计浸润线的最大变幅沿不同高程布设监测点、同一监测孔内的测点不宜少于2个.4、3.5,渗流压力监测剖面与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尾矿坝的渗流压力监测,宜沿流线方向或渗流较集中的透水层布置1条 3条监测横剖面、每个横剖面上宜设3条。4条监测垂线。2,尾矿坝与刚性建筑物接合部的渗流压力监测,应在接触轮廓线的控制处设置监测孔、3.分层监测时、应做好层间止水。4 3、6,渗流量及渗流水浑浊度监测设施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设施布置应根据坝型和坝基地质条件。渗漏水的出流和汇集条件等确定、对排渗异常的部位应专门监测.2 坝体渗流。绕渗及导渗的渗流量应分区,分段监测.3、当坝体下游有渗漏水出逸时.应在坝趾下游设导渗沟。应在导渗沟出口处设置监测设施 4,当渗流水位低于自然地表时 应在坝下游河床中布设渗流量监测设施。监测横剖面应根据控制过水断面情况沿水流方向布置.不宜少于3条,每条横剖面应布置2个测压孔、间距宜为10m。20m.并应在测压孔内安装测压管、4。3.7,库水位监测点应设置在能代表库内平稳水位的位置、宜布置在库内排洪构筑物上。4,3 8、干滩监测横剖面与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滩顶高程监测点应沿滩顶方向布置。每100m坝长应在较低处布置1个.3个监测点 监测点总数不应少于3个。2.干滩长度应根据坝长及水边线弯曲情况、在干滩长度较短处布置1条.3条监测横剖面。3、干滩坡度应根据干滩平整情况 每100m坝长布置不少于2个监测横剖面。监测点间距宜为10m 20m.坡度变化处应布置监测点 4。3.9 降水量监测,应根据尾矿库周边地形条件,在空旷处布置1个监测点、4,3,10.排洪设施监测宜采用人工现场巡查与视频监控相结合 当发现排洪设施有变形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排洪设施变形部位或其影响部位布设位移监测点、4、3、11 视频监测点宜布置在尾矿库重点区域。初期坝 堆积坝 尾矿排放口及排洪系统进 出口处 4。3.12.对于危及库区、排洪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安全和运行的新老滑坡体或潜在滑坡体应监测、地质滑坡体监测剖面与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滑坡体表面位移监测应沿顺滑方向布设1条,3条监测剖面、每个剖面不宜少于3个监测点,2。滑坡体内部位移监测剖面应布置在主滑线上,宜布置1条,3条监测垂线.每条监测垂线上不宜少于3个监测点.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