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五十六条.实施机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干预特许经营者正常经营活动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公职人员在特许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有关法律规定,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向特许经营者收取.摊派财物的.二 干预特许经营者正常经营活动、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 三.在特许经营管理服务活动中态度恶劣粗暴。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四,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公开特许经营项目有关信息,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五.在特许经营者选择程序中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竞争,对不同所有制经营主体实行歧视待遇的。六、其他侵犯特许经营管理服务对象利益的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五项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予以开除。第五十八条。公职人员在特许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有关法律规定 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情节较重的 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 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侵害公民、法人 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二,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玩忽职守 贻误工作的、三 工作中变相增设审批手续,审批环节、审批条件,违规延长审批时限或提出不合理要求。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四、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行为的.五,泄露特许经营项目相关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特许经营管理服务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公职人员因前款规定行为导致特许经营协议无法履行或者不正常中止、影响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持续性.稳定性的。参照前款规定予以处分,第五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由政府统一收取的特许经营项目用户付费款额 导致未能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向特许经营者支付服务费的。应当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机构应当督促尽快补齐拖欠款额 造成损失的。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约定补偿或者赔偿 第六十条。特许经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严重危害公共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造成重大质量 安全事故或者突发环境事件的 有关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拒不改正 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特许经营协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一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许经营项目的。应当依法收回特许经营项目。向社会公开、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特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依法予以曝光、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将政府机构特许经营协议履行情况纳入政务诚信考核评价体系.有关违约失信行为依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制定的办法予以认定和惩戒,第六十三条、社会公众,特许经营者认为特许经营项目参与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 可以依法向有监督管理职能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无法确定行业主管部门的,可以向特许经营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指定的特许经营综合协调部门投诉 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 收到投诉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投诉.维护投诉人合法权益,投诉处理期间不停止特许经营协议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