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监督管理和公共利益保障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对特许经营者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行业标准。产品或服务技术规范,以及其他有关监管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并依法依规加强成本调查监审,县级以上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对特许经营进行监督管理,不得以实施特许经营为名违法增设行政审批项目或审批环节,第四十六条 实施机构应当根据特许经营协议和相关行业管理规定,会同有关方面定期对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定期开展运营评价.并按相关规定开展相应的绩效评价.并建立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对价格进行调整的机制,保障所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结合特许经营者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评估项目潜在风险,实施机构应当将社会公众意见作为监测分析和运营评价的重要内容、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特许经营有关政策措施、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机构等相关单位及其职责等信息向社会公开 实施机构应当将特许经营方案 特许经营者选择结果 特许经营协议主要内容及其变更或终止。政府投资支持,公共产品或服务标准,监测分析和运营评价结果等信息、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特许经营者应当将项目每季度建设运营情况,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有关会计数据,财务核算.资产管理情况和其他有关财务指标等信息、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并依法接受年度财务审计,前款规定的应当公开的信息,不包括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信息,以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信息、第四十八条,社会公众有权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 或者向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提出意见建议,第四十九条、特许经营者应当对特许经营协议约定服务区域内所有用户普遍地.无歧视地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不得对新增用户实行差别待遇 第五十条,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按规定报有关部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正常提供、第五十一条.特许经营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确实无法继续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的、实施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持续稳定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