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应急响应4,1。分级响应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级响应 重大 级响应 较大。级响应。一般,级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级应急响应报环境保护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级应急响应由省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级应急响应由市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级应急响应由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的区.县级市、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实施.4,2.应急响应程序 4,2、1。级响应 特别重大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市应急指挥部迅速向市政府,省政府和国务院有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率相应应急工作组赶赴现场,在省政府和国务院有关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做好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并及时向省政府和国务院应急指挥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展情况 4、2 2,级响应,1。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较大环境事件信息后。立即向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报告、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及可能涉及的地方政府通报有关情况。2。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及突发环境事件所在地的区 县级市 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 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 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3、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对事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提出启动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议 4。市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建议及时启动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总指挥或者总指挥指派副总指挥率相应应急工作组赶赴现场处理,组织应急救援、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增援.5.及时向可能涉及的相邻市通报情况、6、及时向省政府,国务院有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7、根据事件的发展,适时向公众通报事件处理情况,4,2,3,级响应,各区.县级市、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可以参照.级响应程序.结合本地区实际。自行确定.级应急响应行动,需要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请求,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派人值班 收集有关信息并及时向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报告。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应急处置工作,4 2、4,响应的升级与降级 当环境事件影响和危害不断加重,蔓延扩大以致难以控制时,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在将有关情况和处理建议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审定后、及时提升预警和响应级别。对事件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将有关情况和处理建议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审定后、相应降低响应级别或者撤销预警。4,3,信息报送与处理,4 3 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级市。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先期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报告市政府应急办或者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指挥部在确认较大环境事件.级,后 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市政府,同时报省环境保护局 并通报其他相关部门,重大,级。和特别重大,级 突发环境事件应当立即报告市政府,市政府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省政府报告 并通报其他相关部门,一般环境事件.级 由各区,县级市,相应应急机构核实确认,较大环境事件,级,由市相应应急机构核实确认。重大环境事件.级.及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由省级以上相应应急机构确认。需要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核实确认的、原则上应在1小时内完成。4、3.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 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 地点 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伤亡情况、捕杀或者砍伐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 自然保护区受破坏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者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 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 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者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其中 核与辐射事件的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执行。4。4。指挥和协调,4.4、1,指挥和协调机制,进入.级响应后.市应急指挥部在国家和省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进入.级响应后 市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环境事件的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 救援队伍和事发地毗邻区,县级市、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参与应急救援。相关机构按照各自应急预案提供增援或者保障,有关应急队伍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 共同实施救援和采取紧急处理行动 一般环境事件发生后、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需要。可组织有关部门协助事发地政府做好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市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环保 海洋与渔业,海事。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市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4。4,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市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3,协调各级 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5 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6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7、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8、必要时,请求部队支援,4。5、处置措施 4。5。1。污染调查与控制,1,应急指挥部组织事件调查处理组.专家咨询组等相关应急工作组迅速到达现场.勘察污染状况.人员伤亡等情况,分析污染趋势.事件类型、作出是否需要疏散人群.是否需要向下游提出污染警告和预警分级判断。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2,查找污染原因和污染源,严密监控污染事态,3 提出切断污染源和控制污染的措施、防止污染范围扩大,4。根据相关监测数据,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5,应急力量不足时。应急指挥部协调其他力量支援。6.追查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初步拟定污染清除和环境恢复的方案等,4、5、2。应急监测.1、应急监测组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组织监测人员迅速到达现场。2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水文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 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开展应急监测,及时报送监测结果.3、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4、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4 5,3,安全防护、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的特点 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程序和规定。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市应急指挥部组织安全保卫组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维护现场秩序,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限制人员进入受污染区域 根据事发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 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 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4,5 4,医疗救护,当污染引起人员中毒时。医疗救治组立即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赶赴事发地协调,指导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及时抢救中毒人员、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卫生宣传和防疫工作 4.5、5 饮用水安全保障。当饮用水受到污染影响到饮水供应时。饮用水安全组迅速组织力量协助当地政府紧急启用备用水源 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控 备用水源不足时,立即组织调水、确保饮用水供应 4,5,6,食品安全保障,当农产品 初级水产品、禽畜受到污染时.食品安全组立即组织力量协助当地政府加强监测,监控 严格控制受污染食品流入市场,防止发生因误食受污染食引发中毒事件 后勤保障组协助当地政府确保急需食品。物资的供应、4,5,7.事件的通报,1.接到突发环境事件通报的市,区 县级市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视情况及时通知本辖区内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并向本级政府报告、2。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的市、区。县级市。政府、在启动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毗邻和可能波及的市.区.县级市。政府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3.按照市政府的指示。市应急指挥部及时向市政府有关部门,事发地政府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4,5.8.信息发布、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由市应急指挥部统一发布,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由区、县级市 政府统一发布,对于较为复杂的事件,可分阶段发布、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发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规定进行。4 6、应急结束,4.6,1。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者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 无继发可能,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达到尽量低的水平 4,6,2,应急终止的程序.1、市应急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 或者由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市应急指挥部批准,2,市应急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市应急指挥部应当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有关指示,结合实际情况、继续组织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4,6。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市应急指挥部指导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2。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编制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一周内上报市政府。并抄送省有关应急指挥机构,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总结报告由市政府上报省政府。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总结报告由各区、县级市,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编制,于应急终止后一周内上报市政府 并抄送市环保局。3.应急过程评价,由市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会同事发地政府组织实施.4。根据实践经验,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5,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恢复和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