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布线3 2.1 各类管路明敷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3,2.2。各类管路暗敷时 应敷设在不燃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3 2 3。管路经过建筑物的沉降缝、伸缩缝 抗震缝等变形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线缆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应留有适当余量。3 2,4,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3、2,5,符合下列条件时,管路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1,管路长度每超过30m且无弯曲时.2.管路长度每超过20m且有1个弯曲时,3.管路长度每超过10m且有2个弯曲时。4 管路长度每超过8m且有3个弯曲时。3,2、6 金属管路入盒外侧应套锁母 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塑料管入盒应采取相应固定措施,3,2,7,槽盒敷设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1,槽盒始端,终端及接头处,2.槽盒转角或分支处 3.直线段不大于3m处,3,2,8,槽盒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 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3.2,9,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规定 3.2.10。同一工程中的导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电源线正极应为红色、负极应为蓝色或黑色。3、2.11,在管内或槽盒内的布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管内或槽盒内不应有积水及杂物。3。2 12、系统应单独布线,除设计要求以外、系统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线路 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槽盒的同一槽孔内,3 2、13.线缆在管内或槽盒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应在接线盒内采用焊接.压接,接线端子可靠连接,3,2、14,从接线盒,槽盒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应入盒、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3 2,15。系统的布线除应符合本标准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相关规定、3,2、16 系统导线敷设结束后.应用500V兆欧表测量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且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