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镇体系规划。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 镇总体规划,第二十四条,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应当优先安排道路,供电,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城镇新区开发和建设中的土地使用强度指标,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城镇旧区改建,应当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效利用既有建筑.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段进行改建.第二十五条。工矿型城镇的建设 应当以产业多元化和新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第二十六条、乡和村庄建设,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 优先安排生产.生活必需的道路,供电、供水 排水 学校,卫生所,文化站等设施、体现乡村特色 第二十七条 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应当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起止年限一致 第二十八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对年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住房建设以及规划编制等做出安排 年度实施计划还应当包括上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年度实施计划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审议的意见交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年度实施计划应当予以公布、并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九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不得作为规划审批的前置条件、第三十条,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在作出直接关系他人利益的规划许可决定前,应当将拟许可的事项及内容在项目所在地的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必要时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许可决定作出后。应当向社会公布.第三十一条,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第三十二条,在城市 镇规划区内临时使用土地或者进行临时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第三十三条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履行规划审批手续.建设项目包含地下工程的,应当与地上工程同时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单独开发的地下交通 商业、仓储,能源 通信 管线,人防工程等建设项目,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镇地下建筑物 构筑物以及管线动态管理系统 第二节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第三十四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参与建设项目前期有关可行性论证和审查工作.国家规定需要办理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一。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及设立开发区。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二.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向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的建设项目、向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第三十五条。办理选址意见书应当提供选址申请表 选址方案图等材料 需要编制规划选址研究报告的、还应当提交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的规划选址研究报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符合城乡规划的、核发选址意见书。并提出规划条件。不符合的、不予核发,并书面告知理由。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市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提出初审意见,第三十六条.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取得选址意见书或者选址意见书过期的、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2年。需要延期的 应当在期满前30日内向核发机关申请延期,经批准可以延期1次,期限不得超过1年。第三节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供建设项目审批文件、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等材料,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还应当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符合的、不予核发。并书面告知理由,第三十八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包含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条件。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条件应当包括地块的位置.界线。面积。使用性质、容积率 建筑密度.建筑高度 日照要求,绿地率.停车位指标、主要出入口方位 控制点标高,各类规划控制线、必须配置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工业 仓储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条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规划条件应当符合节能要求,第三十九条。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主管部门不得改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第四十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经依法转让后 受让方应当持转让合同等材料,向原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得改变原出让合同的规划条件 第四节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第四十一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供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项目审批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等材料,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符合的、不予核发,并书面告知理由,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应当在项目所在地予以公布。第四十二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改变建筑物外型和色彩。设置雕塑,户外广告等 应当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四十三条。分期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制项目整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提出分期建设计划.向市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分期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一建设期应当包括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绿地,第四十四条 核发施工许可证,不得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内容 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 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放线、在基础工程或者隐蔽工程施工前 申请验线、经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工程或者隐蔽工程建设、建设工程放线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公开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内容 第四十六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镇,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镇.乡人民政府报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符合乡规划,村庄规划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符合的、不予核发、并书面告知理由,在城市 镇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不符合的、不予核发。并书面告知理由,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五节,其他规定第四十七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按下列程序办理、一.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说明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二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予批准,可以变更的,对变更内容进行公示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决定,必要时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三。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并予以公布,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报土地主管部门备案,第四十八条、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建设工程竣工核实技术报告.建设工程档案认可文件等材料。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条件核实,符合规划条件的 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不符合规划条件的、按照本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处罚。未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的 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房屋权属登记机关不得办理权属登记。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城乡建设档案机构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第四十九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前 应当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拆除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因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进行拆除并清理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