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规划布局3。3 1 保障性住房住宅区规划应功能分区合理。路网结构清晰,人流和车流组织有序,并对建筑单体,场地道路,竖向 景观及各类工程管线进行综合考虑、做到统筹兼顾、经济合理 3 3、2.保障性住房住宅区规划布局应体现环境友好性的要求,1,住宅布局应考虑场地特征及空间布局合理性的要求,2,规划用地面积大于6万m2以上的住宅区 商业。综合性服务设施宜向周边开放,实现共享.3。周边配套的小学,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九年制学校服务半径不宜大于800m、初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 4.面向交通干道的住宅区、应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及设置除尘降噪密林带等综合措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住环境的负面影响。宜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面临交通干道布局 以形成住宅区外围的声屏障。3 3,3,保障性住房住宅区规划应综合考虑符合日照 通风,消防 管线埋设等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应符合健康,卫生,节能的要求 3。3。4 保障性住房住宅区交通组织应满足以下要求,1 住宅区内应设有连续的人行道 宜有通往公共交通站点 邻近住宅区或主要公共设施的便捷安全的慢行线路,并宜与城市慢行系统有效联接,2.住宅区出入口不应开向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干道,3,配套的学校和幼儿园出入口不应开向交通性干道,应与周边住宅之间有便利、安全的通行联系 且应有接送停车场地.4、地下车库出入口宜靠近住宅区出入口布置,3、3,5,保障性住房住宅区绿地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 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的游憩.活动设施、2,应对古树名木及规划保留的水系实施保护 3.3、6 在商品房开发项目中按比例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应明确建筑面积和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