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钢柱基础7.4 1、近年来。钢结构的厂房较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本条文的制订,参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对各型式的柱脚基础适用的厂房作了规定 并提出了必要的构造要求.以利于设计者使用。钢柱基础的设计与钢柱脚的设计密切相关,有关钢柱柱脚的设计详见本规范9,6节,7、4 4,插入式柱脚基础,承受钢柱底部传来的弯矩,剪力和轴向力 需一定的插入深度、本条规定的是最小深度 当情况特殊、如双肢柱采用双杯口基础且分肢拉力较大时、宜适当加大插入深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锚固措施,7、4.5、埋入式柱脚基础、承受钢柱底部传来的弯矩,剪力和轴向力。主要依靠埋深和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通过柱翼缘与混凝土的承压力传递剪力和弯矩,7,4,7 7.4、8,外包式柱脚基础由钢柱脚和外包混凝土组成。主要依靠外包层钢筋混凝土中的受拉主筋和外包层受压区混凝土受压提供抗弯能力,非抗震时不考虑钢柱柱脚本身的受弯承载力.外包式柱脚基础设计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1、当外包层高度较低时、外包层和柱面间很容易出现粘结破坏,设计时应达到柱截面高度的2,5倍以上.其厚度应符合有效截面要求,2,若主筋的粘结力和端部锚固不够,主筋在屈服前会拔出,使承载力降低.设计时主筋顶部一定要设弯钩、3 如果箍筋太少,外包层就会出现斜裂缝 箍筋至少要满足通常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要求,其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为了防止出现承压裂缝,使剪力能从柱顺畅地传给钢筋混凝土 除了通常的箍筋外。柱顶密集配置几道箍筋十分重要 4.采用箱形柱和圆管柱时。外包层与钢管柱之间若出现管壁局部变形 承压力会集中出现在柱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