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起重机梁9 4。1。9、4,5 结合近年来工程经验。我国钢结构发展情况,对起重机梁的选型给出新规定.主要加宽了钢起重机梁的适用范围,9,4,6,本条给出几种应使用钢起重机梁的情况。其中.对直接承受间歇性辐射热影响.当不采取隔热措施,起重机梁表面温度经常大于150,的情况,除了应采用钢起重机梁外.还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方可使用。9。4.7,9 4 8.机械工业厂房柱距变化较大,采用的起重机起重量 工作级别种类很多.起重机形式多样、为方便设计.对钢起重机梁选型和截面尺寸作了规定。机械工厂中的冶炼 铸造,重型金工车间,厂房,常设有壁行起重机、第9、4、7条第5款特别提出宜采用分离式壁行起重机梁、这种形式的壁行起重机梁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只有当壁行起重机梁支承在柱上、且柱距大于等于12m以及上下梁的挠度差太大 控制上水平梁的挠度限制有困难时,可采用整体式壁行起重机梁 即箱形梁 9.4.9。9。4、10。分别给出混凝土起重机梁。钢起重机梁结构设计计算内容、包括荷载取值及组合规定.大柱距 18m 24m。的厂房。有时会有起重机共抬工件的情况。且位置较固定,此时计算疲劳和变形时参加组合的起重机台数 可征求工艺设计人员的意见。根据可能产生的情况确定,9、4。11,桁架式钢起重机梁内力计算时。除了满足本条规定外,尚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考虑下弦杆件因桁架变形引起的次弯矩和腹杆交点对下弦偏心产生的弯矩。9.4、12、本条根据工程经验.给出钢起重机梁竖向挠度控制要求.对于有制动结构的起重机梁 其水平挠度控制标准在第9.4、17条给出,对于无制动结构的起重机梁、设计时应保证梁水平抗弯刚度,以防使用中出现卡轨。脱轨或水平向晃动问题,对于壁行钢起重机梁.其竖向 水平挠度控制限值选用,对较小跨度起重机梁宜采用较严限值.另外,由于其上梁的刚度较小、尚应控制上下梁相对竖向挠度差。以保证起重机轮不卡轨或脱轨 9.4,13,9。4、17,提出了对起重机梁制动结构和辅助桁架的选型,截面设计和连接构造要求,为防止因起重机梁翘曲影响使用、特别对制动结构边梁、辅助桁架的竖向挠度提出控制要求,9。4 18.对于混凝土起重机梁和钢起重机梁 车挡可采用不同构造形式,其承担的水平撞击力可参考有关标准或起重机技术参数确定、车挡安装时应与起重机梁对中。9、4。19,9,4.20 分别给出起重机梁体相互连接要求。起重机梁端与柱的连接要求.以保证起重机横向刹车力.纵向刹车力的有效传递.条文规定无柱间支撑处钢起重机梁支座与柱可构造地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是基于钢起重机梁相互间在纵向有可靠的连接.若无连接则应按纵向刹车力和风荷载计算确定、对于钢筋混凝土起重机梁,基于安全考虑,每根混凝土起重机梁底部与柱的连接均按全部纵向刹车力和风荷载计算。9,4,22,A7工作级别。重级工作制 起重机,特别是硬钩A8工作级别,特重级,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常见有集中在梁的上部区域的破损和缺陷 原因是梁的上部受力非常复杂 许多因素在设计中无法考虑 设计与构造上,有时将相邻简支梁的支座沿纵向将上翼缘或腹板用连接板相连,造成梁的实际工作与计算假定不一致 翼缘与连接处产生附加应力、轨道偏心以及轨道与上翼缘的不均匀接触 轮压的偏心作用以及梁本身平面外的初始弯曲。是梁承受偏心扭矩作用,导致梁的上部区域产生疲劳裂缝 轨道刚度不够、接头处不平,造成轮压的动力影响超过设计采用的动力系数值、为防止或减少这些破损和缺陷现象.条文对所有起重机梁提出了三条措施,对于A7级以下的起重机梁,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