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完善城镇人性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一节.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优化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达到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合理配置,职能升级和带动周边乡镇的目标,加大土地调控力度,进行城乡土地整合,重点整合城郊土地、整理好空心村.重点发展浒湾。双塘和对桥三个县域副中心城镇、打造浒湾文化旅游特色名镇,形成县域中心.副中心镇。特色镇和乡集镇的四级发展格局 提升秀谷新城的工业和城市综合服务区功能、规划发展对桥镇,何源,黄通和陆坊东部经济区。琅琚,左坊.石门南部经济区.浒湾镇.陈坊和琉璃西部经济区.双塘 合市北部经济区,形成 一城四区.的城镇发展格局.第二节,扩大城市发展规模 通过实施,东改,西移。南延,北扩,形成大县城发展体系 明确大县城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和功能分区。东部为以改造和旧城保护为主 进一步提升老城区的品位.西部已建成行政中心,仰山学校。新中医院等建筑群,结合火车站建设。适度向西移进,完善城市各项职能 突出城市未来中心的地位 南部依托高速公路。南延建设金溪大道,在集中延续发展的同时,注重与已建成区的整体协调性和生态保护、北部进一步繁荣白马大道.拓展城北工业片区、充分利用交通便利条件。促进产业的规模发展,第三节.优化城市发展功能 优化城市布局与空间结构.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 县城实行,一环两轴五片区.的城市架构,一环。即围绕城中片区由水系和绿地构成的生态环。两轴.即206国道和316国道。成十字形构成中心城区的两条主轴。五片区。是金溪中心城区划分为城中.城东、城北.城西和城南五个片区,城中片区建设成为集行政,文化.商贸,居住为一体的金溪城市中心。城东片区以居住,商贸和历史文化保护为主,城北片区主要以工业、仓储和物流为主的综合工业区.城南片区打造集现代物流,工贸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高新服务区。城西片区以现有森林为依托打造成原生态的森林公园。第四节,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加强功能性项目建设,适应第二产业发展,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体育项目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 加强以水,电。气。路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供排水 交通,通讯和防灾系统,努力建成方便快捷的城市综合运输体系、功能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点线结合的绿地生态体系 加快工业园的建设.壮大城区载体规模.发挥其聚集产业和人口的作用、第五节.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着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和生态乡镇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分区分类管理和污染控制保护秀谷饮用水源地,采用水环境修复技术加强对灌渠、水库等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完成所有水库的除险加固.重点建设廖坊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渠道节水改造工程,抚河浒湾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重点治理城区和12个中心乡镇及污染严重的小城镇等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重点开展乡镇立体式美化 绿化工程。实行水。田.路.林综合治理,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继续进行旧村改造 新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的进程 推广猪沼果 菜,稻,生态模式.建设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示范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设施建设。第六节 加强城乡综合管理。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要求,合理确定城乡开发边界.加强城乡综合管理 推动城市,县城基础设施向周边试点小城镇延伸.从试点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延伸.重点建设浒湾 陆坊、华侨农场.琅琚 左坊,琉璃。合市及对桥八个生态乡镇。完善城乡居民户籍管理,积极探索城乡管理长效机制。消除城乡管理盲区.规范城乡摊位摆设,重点治理乱设乱摆.跨门槛经营,占道经商等问题.规范城乡车辆停放。重点治理车辆乱停乱放 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危及安全等问题,规范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管理 重点治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