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事业、十五。期间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全省建设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战略部署,以实施城市化战略为主线。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全省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规划宏观调控的作用增强,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县城。重点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底、全省城镇人口数量达到2566万,城市化水平达到37。5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一线两厢,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规划.沿海城镇发展规划等取得重要成果.大中城市普遍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启动.编制内容不断深化 专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详细规划得到加强.村镇规划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城市规划投入逐年提高 规划设计市场进一步开放 以城市规划委员会为核心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日趋健全,规划指导和调控城市健康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二。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建立 城镇居民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各市.县推开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进一步规范、竣工经济适用住房1655万平方米 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建立.房地产开发结构合理调整.市场运行质量得到提高,2001年至2005年 全省房地产投资127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5,竣工城镇住宅建筑面积1,2亿平方米,到2005年底城镇房屋面积达到7。1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全省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6平方米.初步建立了业主自治与物业企业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物业管理新机制,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关于推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河北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 积极推进特许经营.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十五 期间共完成1065亿元、年平均增长15。左右、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完善。2005年底,全省设市城市供水普及率99、96 污水处理率49 提高9,92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5、提高0.99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56平方米、28、4。和35。2、分别提高1、1平方米、7。48个百分点。6.65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8。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 9平方米 增加1,84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1标台、同时、加强了城市管理、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秦皇岛.唐山市被命名为国家级园林城市,邯郸.廊坊,石家庄.承德,保定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滦县,武安。迁安。乐亭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市 在各设区城市建立.96116、城建便民服务热线。并向县级市和重点县城延伸,重点镇建设呈现新气象 辐射带动作用和要素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四.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5,9,提高到2005年的6 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左右 在全国的排名上升到第9位,建筑业改革不断深化、全省集体所有制和国有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基本完成改制 国有大型建筑业企业改制工作进一步深入 民营建筑业企业成为建筑业最重要的产业构成.建设机械.新型建材、化学建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推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种、规格和质量不断增加和提高.推广应用程度和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五,建筑市场监管加强,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出台了,河北省建筑条例。有效地整顿和规范了建筑市场。分阶段完成了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颁发实施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机构。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编制了建筑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加强了重点项目监管.圆满完成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任务。设区市城区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率达到100,有效地保证了勘察设计质量、维护了公众安全和公共利益、全面推行勘察设计咨询业改革。勘察设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骨干队伍,六。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岗位培训工作加强 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围绕,建筑节能,建设节地。城市节水。建筑节材、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取得建设科研成果292项。其中4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每年下达新成果推广计划项目50项以上.科技成果试点应用率达95,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达75 推广新技术 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328项、取得经济效益2、2亿元,建筑节能工作政策,规章逐步健全。节能标准规范逐步完善 建成一批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完成节能建筑面积4500万平方米,建设事业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形成,建设行政审批基本实现电子化,以。河北建设.网为主体的各级建设信息互联网,规模和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具有行业特色的城市规划监管,建筑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监管。96116,城建便民服务等系统初见成效.信息化在供水 供热,燃气.公交.房地产交易 工程招投标 工程造价,质量检测 勘察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省建设事业基层专业管理人员基本实现持证上岗。建设职业技能岗位培训。鉴定已形成省。市。县三级管理网络 委托省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市,县,市、乡.镇。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组织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基层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各级建设部门注重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出台2部地方性法规 4部省政府规章 对5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了修订,废止规章1部。初步构筑起建设法规体系框架、基本实现有法可依、取消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通过集中办公.网上审批。一个窗口对外等形式。建立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条件.限定办事时限的行政管理新机制。开展了执法人员培训和多层次执法检查活动、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普遍提高、八,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行风建设扎实开展,全省建设系统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热情服务的行业精神 促进了各项建设工作.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 加强了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 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大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 解决了一大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十五,期间 全省建设事业虽然取得了重要成就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许多薄弱环节。一是城乡规划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和法律地位有待加强和提高 村镇规划建设机构还不健全 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二是建设领域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经济政策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尚不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三是城市运行管理的系统性,协调性不强 公共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滞后。预警应急能力较弱,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和矛盾不容忽视 四是房地产市场供应存在结构性矛盾,经济适用住房 普通商品房的供应不足,物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 五是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不宽。改革的步伐不快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六是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需进一步加快,市场竞争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七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