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压型钢板7。1 压型钢板的计算7.1.1、本节有关压型钢板计算的规定仅适用于屋面板,墙板和非组合效应的压型钢板楼板.7,1,2.压型钢板、如图7,1。2所示,受压翼缘的有效宽厚比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两纵边均与腹板相连 或一纵边与腹板相连,另一纵边与符合第7,1.4条要求的中间加劲肋相连的受压翼缘 可按加劲板件由本规范第5。6、1条确定其有效宽厚比.2,有一纵边与符合第7。1。4条要求的边加劲肋相连的受压翼缘 可按部分加劲板件由本规范第5,6.1条确定其有效宽厚比,图7、1、2 压型钢板截面示意图7。1,3,压型钢板腹板的有效宽厚比应按本规范第5.6,1条规定采用。7.1、4 压型钢板受压翼缘的纵向加劲肋应符合下列规定。边加劲肋 且 中间加劲肋.且、式中、Ies 边加劲肋截面对平行于被加劲板件截面之重心轴的惯性矩、Iis.中间加劲肋截面对平行于被加劲板件截面之重心轴的惯性矩,bs、子板件的宽度.b,边加劲板件的宽度,t 板件的厚度,7.1、5.压型钢板的强度可取一个波距或整块压型钢板的有效截面。按受弯构件计算.7,1,6、压型钢板腹板的剪应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当h,t,100时。当h。t,100时,式中,τ。腹板的平均剪应力,N,mm2、τcr。腹板的剪切屈曲临界剪应力、h.t,腹板的高厚比,7、1 7。压型钢板支座处的腹板 应按下式验算其局部受压承载力,R。Rw。7。1。7.1,式中 R,支座反力,Rw,一块腹板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α,系数。中间支座取α、0.12、端部支座取α.0,06。t、腹板厚度,mm.lc、支座处的支承长度。10mm,lc 200mm。端部支座可取lc.10mm,θ、腹板倾角。45 θ 90 7、1 8,压型钢板同时承受弯矩M和支座反力R的截面,应满足下列要求,M、Mu,1、0,7。1 8。1,R、Rw,1,0。7,1,8,2 M.Mu.R,Rw,1、25,7,1。8.3 式中 Mu,截面的弯曲承载力设计值,Mu,Wef、7、1,9 压型钢板同时承受弯矩M和剪力V的截面.应满足下列要求、式中、Vu.腹板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u。ht sinθ,τcr,τcr按第7,1、6条的规定计算.7、1、10 在压型钢板的一个波距上作用集中荷载F时 可按下式将集中荷载F折算成沿板宽方向的均布线荷载qre,并按qre进行单个波距或整块压型钢板有效截面的弯曲计算。式中 F 集中荷载、b1.压型钢板的波距.η,折算系数.由实验确定,无实验依据时,可取η。0,5、屋面压型钢板的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按1.0kN计算、当施工荷载超过1、0kN时,则应按实际情况取用,7。1。11,压型钢板的挠度与跨度之比不宜超过下列限值。屋面板 屋面坡度。1。20时1、250,屋面坡度.1 20时1,200,墙板,1,150 楼板.1、200.7。1 12,仅作模板使用的压型钢板上的荷载。除自重外,尚应计入湿钢筋混凝土楼板重和可能出现的施工荷载,如施工中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可不考虑浇注混凝土的冲击力.挠度计算时可不计施工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