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构件中的受压板件5,6。1.加劲板件。部分加劲板件和非加劲板件的有效宽厚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b,板件宽度 t,板件厚度,be、板件有效宽度.α。计算系数.α、1。15,0,15,当,0时.取α 1、15 压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σmax 受压板件边缘的最大压应力 N。mm2,取正值。σmin、受压板件另一边缘的应力.N、mm2、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bc,板件受压区宽度 当,0时、bc。b,当、0时 bc.ρ。计算系数,其中σ1按本规范第5,6、7条,5,6、8条的规定确定.k 板件受压稳定系数.按第5,6.2条的规定确定、k1、板组约束系数。按第5。6,3条的规定采用 若不计相邻板件的约束作用、可取k1、1,5 6,2.受压板件的稳定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加劲板件,当1 0时,当0,1时.2。部分加劲板件、1,最大压应力作用于支承边,如图5.6 2a所示,当,1时,2 最大压应力作用于部分加劲边 如图5、6。2b所示、当 1时,3。非加劲板件 1.最大压应力作用于支承边,如图5,6 2c所示。当1.0时。当0,0,4时,当、0、4、1时。2 最大压应力作用于自由边,如图5。6、2d所示,当,1时.注。当.1时 以上各式的k值按、1的值采用、图5,6。2。部分加劲板件和非加劲板件的应力分布示意图5 6,3 受压板件的板组约束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ξ,1、1时 当ξ,1。1时,式中、b,计算板件的宽度.c,与计算板件邻接的板件的宽度,如果计算板件两边均有邻接板件时。即计算板件为加劲板件时,取压应力较大一边的邻接板件的宽度。k.计算板件的受压稳定系数、由第5,6,2条确定,kc 邻接板件的受压稳定系数 由第5。6。2条确定,当k1。k。1时.取k1,k,1、k.1为k1的上限值 对于加劲板件k 1,1、7.对于部分加劲板件k 1、2,4,对于非加劲板件k.1。3,0 当计算板件只有一边有邻接板件.即计算板件为非加劲板件或部分加劲板件、且邻接板件受拉时。取k1,k,1,5,6,4,部分加劲板件中卷边的高厚比不宜大于12 卷边的最小高厚比应根据部分加劲板的宽厚比按表5,6、4采用,表5,6,4 卷边的最小高厚比5、6,5 当受压板件的宽厚比大于第5、6、1条规定的有效宽厚比时。受压板件的有效截面应自截面的受压部分按图5,6,5所示位置扣除其超出部分.即图中不带斜线部分,来确定 截面的受拉部分全部有效。图5,6、5,受压板件的有效截面图.图5。6,5中的be1和be2按下列规定计算 对于加劲板件.当,0时,当,0时、be1.0。4be.be2 0 6be 5,6,5.2,对于部分加劲板件及非加劲板件.be1,0,4be。be2,0。6be,5,6 5。3,式中be按第5 6,1条确定.5,6 6.圆管截面构件的外径与壁厚之比符合第4,3.2条的规定时.在计算中可取其截面全部有效 5、6,7,在轴心受压构件中板件的有效宽厚比应根据由构件最大长细比所确定的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与钢材强度设计值的乘积,f.作为σ1按第5、6,1条的规定计算。5.6,8,在拉弯、压弯和受弯构件中板件的有效宽厚比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对于压弯构件。截面上各板件的压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应由构件毛截面按强度计算,不考虑双力矩的影响 最大压应力板件的σ1取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其余板件的最大压应力按推算.有效宽厚比按第5。6 1条的规定计算。2、对于受弯及拉弯构件。截面上各板件的压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及最大压应力应由构件毛截面按强度计算、不考虑双力矩的影响,有效宽厚比按第5 6.1条的规定计算 3,板件的受拉部分全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