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七条、市。县。祥符区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城市供水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应当报上一级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应当包含再生水利用等节约用水的内容,并与其他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和用水需求.制定城市供水工程年度建设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城市供水工程年度建设计划应当包含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 再生水工程建设等内容,第八条、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的监管,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城市供水工程使用的设备.管材,配件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第九条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建立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巡查.事故处理等制度 对供水设施定期检测,发现供水设施因老化.损坏等原因致使漏损或者供水水质,水压不符合标准的。应当及时维修 更新或者改造.确保供水设施安全运行,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应当实行智慧水务管理。建立供水管线信息系统,将供水管线信息接入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并将新建,改建.扩建 废弃的供水管线信息档案及时报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城市供水单位因办理管线选址及规划手续需要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当根据需要同时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供水设施,对水压要求超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服务压力的建设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当按照相关规划同步配套建设供水管线、公共消防供水设施。避免二次开挖 公共消防供水设施由城市公共供水单位负责维护。所需资金由本级财政承担,第十一条、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 省有关规定,对新建住宅小区内供水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出技术要求、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应当及时开展供水设施隐蔽前。水压试验时等主要阶段的检查监督 新建住宅小区综合验收时 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参加,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应当参加.未通知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参加竣工验收的,城市公共供水单位有权拒绝接收其供水设施 第十二条.新建住宅小区竣工验收合格,且其供水设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专业技术规范的.建设单位应当无偿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供水设施移交给城市公共供水单位运行管理,同时移交配套设备、地下管网工程图等资料,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应当接收.已建住宅小区的供水设施尚未移交城市公共供水单位运行管理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城市公共供水单位 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等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测评估,经检测评估符合前款规定移交条件的,移交城市公共供水单位运行管理。不符合移交条件的,在更新改造完成后。按照前款规定移交城市公共供水单位运行管理,住宅小区居民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与移交的具体办法,由市,县、祥符区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三条.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 特种行业用水等不同性质用水应当分别装表计量。居民住宅供水设施按照一户一表、水表出户。计量到户,集中设置的要求设计、建设或者改造.并推行智能化计量管理,注册水表在安装前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第十四条,住宅小区的供水管网,居民二次供水设施以及居民住宅户表需要更新改造的、由市,县,祥符区人民政府组织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编制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住宅小区居民二次供水设施的更新改造具备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条件的,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十五条、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以城市公共供水单位的注册水表为界。注册水表出水端之前的供水设施由城市公共供水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注册水表出水端之后的供水设施由用户或者产权人负责管理和维护。第十六条.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划定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应当在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覆盖,涂改、占用,损毁,移动,拆除警示标志。第十七条、建设项目施工不得危害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安全或者影响其正常使用、涉及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向城市公共供水单位查询地下供水管网情况,可能危及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建设项目施工造成城市公共供水设施损坏的.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城市公共供水单位抢修、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造成其他损失的、由建设单位依法赔偿,第十八条、鼓励在学校,广场 公园景区 车站 图书馆。体育场,馆 等公共场所建设管道直饮水设施 并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