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检查程序与要求第十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自行开展检查或者交办检查任务给检查机构开展检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交办检查任务时,应当向检查机构提供被检查对象的相关信息。并明确检查要求 第十一条.派出检查单位应当派出具备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培训经历的检查人员开展检查,检查人员应当不少于两名、必要时、派出检查单位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加检查工作,第十二条.检查人员到达检查场所后,应当向被检查对象出示执法证件.检查员证或者派出检查单位出具的授权开展检查的证明文件、第十三条.检查人员应当按照派出检查单位的要求开展现场检查、如遇到检查人员。检查日程 检查内容 被检查对象等重要事项调整,检查人员应当报请派出检查单位同意、根据检查工作需要、检查人员可以通过查阅复制资料、录像拍照 采集物证等方式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可以对被检查对象的产品.物料等进行抽样,现场检查应当形成现场检查记录 现场检查记录应当包括被检查对象名称、被检查对象地址.被检查对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检查事由、检查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发现的缺陷和问题等,必要时应当附相关证明材料.需要对被检查对象的产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或者检查中发现被检查对象存在涉嫌违法行为。涉及检查与稽查衔接的,现场检查记录还应当包括对被检查对象的处理意见或者建议,经被检查对象陈述申辩后、相关现场检查记录应当经全体检查人员签字。并经被检查对象负责人签字或者加盖单位公章,被检查对象负责人拒绝签字或者加盖单位公章的.应当予以注明,检查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应当以书面形式体现 由检查双方各执一份、第十四条 被检查对象对现场检查记录等有异议的。可以现场进行陈述申辩.检查人员应当如实记录,对陈述申辩的内容进行核实.并结合陈述申辩内容确定被检查对象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第十五条、派出检查单位为检查机构的,应当对现场检查程序和检查记录等进行审核,检查中发现被检查对象存在涉嫌违法行为。涉及检查与稽查衔接的,应当出具检查审核报告,检查审核报告应当包括被检查对象名称。被检查对象地址,被检查对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检查事由.检查依据 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对被检查对象的处理建议,并明确检查审核结论、检查机构应当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现场检查记录.相关证据材料等、作出检查审核结论。检查审核报告应当经检查审核人员 检查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检查机构公章,经审核、检查机构对现场检查记录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将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内容提供被检查对象.并经被检查对象确认,检查审核的人员应当不少于2名化妆品检查员、检查审核报告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第十六条 检查发现化妆品造成人体伤害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检查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派出检查单位,并报告被检查对象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被检查对象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涉及的产品采取责令暂停生产。经营的紧急控制措施,涉及对产品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逐级通报产品标签标示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境内责任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发布安全警示信息.同时通报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涉及的产品风险控制工作.第十七条 检查发现被检查对象存在缺陷和问题的,检查人员应当依法督促其限期整改 被检查对象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针对检查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进行整改,并按要求报送整改报告、整改报告应当包括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调查分析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整改后效果等.针对整改情况.被检查对象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必要时可以组织现场复查。被检查对象未按要求整改。涉嫌违法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立案调查.第十八条。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开展检查时 根据检查工作需要 可以要求被检查对象所在地下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排人员协助检查工作,协助检查人员应当服从检查工作统一安排。第十九条,检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廉洁纪律和工作要求,不得向被检查对象提出与检查无关的要求.不得与被检查对象有利害关系.检查人员未按规定履行检查职责 涉嫌违法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机构及其检查人员不得擅自披露检查相关信息、未经被检查对象同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机构及其检查人员不得披露在检查中知悉的被检查对象的商业秘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