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运营管理第二十五条,养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消防,食品,卫生、财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并予以公开 第二十六条、养老机构应当配备与服务和运营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并依法与其签订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养老机构中从事医疗,康复,消防等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养老机构应当加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体现职业技能等级等因素的薪酬制度 第二十七条,养老机构应当依照其登记类型,经营性质,运营方式,设施设备条件,管理水平,服务质量 照料护理等级等因素合理确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有关规定、养老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接受社会监督、第二十八条 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养老机构应当在各出入口 接待大厅,值班室 楼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妥善保管视频监控记录、第二十九条,养老机构内设食堂的.应当取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执行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并依法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 养老机构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供餐单位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第三十条.养老机构应当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配置消防设施 器材并定期检测,维修,开展日常防火巡查,检查、定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消防安全培训、养老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养老机构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报告当地消防救援机构、第三十一条 养老机构应当依法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场所内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设施 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发生后.养老机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处置措施,同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职责分工向有关部门和民政部门报告 第三十二条,养老机构应当建立老年人信息档案,收集和妥善保管服务协议等相关资料、档案的保管期限不少于服务协议期满后五年.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护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第三十三条.养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使用捐赠.资助,鼓励养老机构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机构内开展服务提供便利.第三十四条、鼓励养老机构投保责任保险.降低机构运营风险、第三十五条.养老机构因变更或者终止等原因暂停,终止服务的 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前书面通知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并书面告知民政部门 老年人需要安置的.养老机构应当根据服务协议约定与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协商确定安置事宜,民政部门应当为养老机构妥善安置老年人提供帮助.养老机构终止服务后、应当依法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