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家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第三十五条.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之间应当留出合理的过渡期.国家标准发布后实施前 企业可以选择执行原国家标准或者新国家标准,新国家标准实施后,原国家标准同时废止 第三十六条,强制性国家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产品、服务 不得生产 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推荐性国家标准鼓励采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治理 政府采购等活动中.鼓励实施推荐性国家标准,第三十七条,国家标准发布后.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技术委员会应当组织国家标准的宣贯和推广工作,第三十八条,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解释、国家标准的解释与标准文本具有同等效力,解释发布后、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发布之日起二十日内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解释文本、对国家标准实施过程中有关具体技术问题的咨询,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或者技术委员会答复.相关答复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第三十九条。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和服务,进行技术改造等.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化要求 第四十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国家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鼓励个人和单位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反馈国家标准在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技术委员会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收集相关国家标准实施信息,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技术委员会应当及时对反馈的国家标准实施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第四十二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国家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国家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国家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一、标准的实施范围,二.标准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或者技术委员会应当根据实施信息反馈 实施效果评估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展国家标准复审、提出继续有效 修订或者废止的复审结论、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复审结论为修订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或者技术委员会应当在报送复审结论时提出修订项目 复审结论为废止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一般不少于六十日,无重大分歧意见或者经协调一致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公告形式废止。第四十四条.国家标准发布后.个别技术要求需要调整、补充或者删减,可以通过修改单进行修改。修改单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有关行业协会或者技术委员会提出,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批准后以公告形式发布。国家标准的修改单与标准文本具有同等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