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标准管理 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标准的制定。包括项目提出、立项,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对外通报、编号,批准发布、组织实施以及监督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对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 包括下列内容。一 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分类,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要求和互换配合要求。二,资源、能源,环境的通用技术要求、三.通用基础件 基础原材料 重要产品和系统的技术要求。四。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五,社会管理。服务.以及生产和流通的管理等通用技术要求 六,工程建设的勘察 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通用技术要求 七。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的技术要求、八 国家需要规范的其他技术要求。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 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第四条,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以及有关分析试验方法 需要配套标准样品保证其有效实施的.应当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样品、标准样品管理按照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制定国家标准应当有利于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 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 实施国家战略 第六条 积极推动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起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有关国际组织的版权政策 鼓励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同步、加快适用国际标准的转化运用,第七条 鼓励国际贸易,产能和装备合作领域,以及全球经济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新兴领域的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鼓励同步开展国家标准中外文版制定,第八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对外通报和依据授权批准发布,负责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编号和批准发布,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 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和组织实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建.相关方组成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受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开展推荐性国家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 技术审查 复审工作 承担归口推荐性国家标准的解释工作 受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担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 负责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组织翻译和审查 实施情况评估和研究分析工作,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 可以委托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对技术委员会开展推荐性国家标准申请立项.国家标准报批等工作进行指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国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第九条,对于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商、协商不成的报请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机制解决,第十条。国家标准及外文版依法受到版权保护.标准的批准发布主体享有标准的版权、第十一条,国家标准一般不涉及专利 国家标准中涉及的专利应当是实施该标准必不可少的专利,其管理按照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第十二条.制定国家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论证、验证等方式.保证国家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时效性,提高国家标准质量.制定国家标准应当公开 透明,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第十三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国家标准验证工作制度、根据需要对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试验检验方法等开展验证,第十四条,制定国家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第十五条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围绕国家科研项目和市场创新活跃领域、同步推进科技研发和标准研制,提高科技成果向国家标准转化的时效性 第十六条 对具有先进性、引领性.实施效果良好、需要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的团体标准,可以按程序制定为国家标准。第十七条,对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引导其发展或者具有标准化价值的项目。可以制定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