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三十一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方式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措施,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施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配合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不得隐瞒、拒绝 阻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其中 行政处罚 监督检查结果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其他途径向社会公示。对按照告知承诺制方式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重点对告知承诺事项真实性进行检查 第三十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按照 谁许可,谁监管、谁备案.谁监管。的原则,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办理备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办理备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区域外,或者未经行政许可 未备案、违法从事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 由违法行为发生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多个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违法行为均具有管辖权的、由最先立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发生管辖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查处理下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对重大复杂案件.可以直接指定管辖,第三十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监管风险分析研判、市场主体警示退出等新型监管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行政许可 备案的机构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应当健全监督管理协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第三十四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督促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上一年度的经营情况年度报告、并在政府网站进行不少于30日的信息公示或者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其服务场所公示年度报告的有关内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通过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 不得要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复提供、第三十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制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诚信典型树立和失信行为曝光机制.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第三十六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畅通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举报投诉渠道 依法及时处理有关举报投诉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依法撤销行政许可.一。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 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五 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现存在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情形的 应当及时开展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 依法撤销行政许可。相关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其人员无法联系或者拒不配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行政许可时间等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45日,公示期内没有提出异议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作出撤销行政许可的决定.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注销手续,一.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终止经营的。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被依法吊销或者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的.三。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