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第十七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自行募集资金.不得委托他人募集资金、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或者转让。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人数,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采取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立多只私募基金等方式。突破法律规定的人数限制 不得采取将私募基金份额或者收益权进行拆分转让等方式,降低合格投资者标准。前款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达到规定的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其认购金额不低于规定限额的单位和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第十九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风险 根据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匹配不同风险等级的私募基金产品,第二十条 私募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或者转让 不得向为他人代持的投资者募集或者转让,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 传单。或者讲座 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不得以虚假。片面、夸大等方式宣传推介.不得以私募基金托管人名义宣传推介.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第二十一条。私募基金管理人运用私募基金财产进行投资的、在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名义开立账户、列入所投资企业股东名册或者持有其他私募基金财产时,应当注明私募基金名称,第二十二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自私募基金募集完毕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登记备案机构报送下列材料,办理备案 一 基金合同.二,托管协议或者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三,私募基金财产证明文件,四,投资者的基本信息,认购金额,持有基金份额的数量及其受益所有人相关信息.五。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材料,私募基金应当具有保障基本投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实缴募集资金规模.登记备案机构根据私募基金的募集资金规模等情况实施分类公示,对募集的资金总额或者投资者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私募基金监测机制,对私募基金及其投资者份额持有情况等进行集中监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第二十四条 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 债券,基金份额,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以及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投资标的、私募基金财产不得用于经营或者变相经营资金拆借。贷款等业务。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承诺回购本金等方式变相增加政府隐性债务 第二十五条 私募基金的投资层级应当遵守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的规定。但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条件 将主要基金财产投资于其他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不计入投资层级,创业投资基金 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私募基金的投资层级。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第二十六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遵循专业化管理原则、聘用具有相应从业经历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合规等工作,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遵循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建立从业人员投资申报.登记 审查。处置等管理制度,防范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第二十七条.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将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行使,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其他机构为私募基金提供证券投资建议服务的,接受委托的机构应当为.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的基金投资顾问机构。第二十八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不得以私募基金财产与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或者利益输送,不得通过多层嵌套或者其他方式进行隐瞒、私募基金管理人运用私募基金财产与自己,投资者,所管理的其他私募基金.其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基金、或者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其他主体进行交易的、应当履行基金合同约定的决策程序,并及时向投资者和私募基金托管人提供相关信息。第二十九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私募基金财产进行审计。向投资者提供审计结果.并报送登记备案机构、第三十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将其固有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混同于私募基金财产 二,利用私募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便利,为投资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三,侵占 挪用私募基金财产,四 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三十一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资金募集、投资运作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和基金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提供信息,私募基金财产进行托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和托管协议约定、及时向私募基金托管人提供投资者基本信息。投资标的权属变更证明材料等信息,第三十二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及其从业人员提供.报送的信息应当真实 准确、完整,不得有下列行为、一,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二、对投资业绩进行预测 三。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向登记备案机构报送私募基金投资运作等信息.登记备案机构应当根据不同私募基金类型,对报送信息的内容、频次等作出规定、并汇总分析私募基金行业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私募基金行业相关信息 登记备案机构应当加强风险预警,发现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及时采取措施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登记备案机构应当对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信息保密。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对外提供 第三十四条.因私募基金管理人无法正常履行职责或者出现重大风险等情形。导致私募基金无法正常运作,终止的,由基金合同约定或者有关规定确定的其他专业机构,行使更换私募基金管理人,修改或者提前终止基金合同 组织私募基金清算等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