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服务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 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根据本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养老需求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第三十四条。新建社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规划和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已投入使用的社区,住宅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者现有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的、可以通过购置。置换、租赁 改造等方式建设.第三十五条.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以租赁或者出让等有偿方式优先保障供应、非营利性养老机构 经有关部门依法认定同意变更为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经有关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办理协议出让、租赁土地手续。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第三十六条。省人民政府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应当建立全省统一的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 链接养老服务资源.记录养老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不良从业信息,接受投诉 举报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养老事业结合。推动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与户籍.医疗 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对接。促进养老服务公共信息资源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创新、支持社会力量设立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连接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无线呼叫服务,远程监控.紧急救援等、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行、助医等服务。第三十七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生活照料,生产帮助,房屋维修,紧急救援、医疗护理 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层次,多样化供给服务,鼓励和支持城乡社区发挥供需对接,服务引导等作用.汇集居家养老服务信息 引导社区服务中心.站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代购.家政,送餐,维权。医疗卫生,殡葬等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依托乡镇敬老院、农村日间照料中心 村级活动中心等建设和发展相对集中的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将养老服务延伸和辐射到户 鼓励利用农村闲置场所和设施、建设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和支持资金,资产和资源投向农村养老服务 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流转等收益分配应充分考虑解决本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支持村民委员会.依法成立的老年人组织等发挥作用,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对农村高龄、失能 贫困,伤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留守老年人的关爱保护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第三十九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其他养老服务组织.运营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研发.生产,经营老年人需求的食品。药品,医疗康复,日常照护等产品和用品 开发养老服务项目 第四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落实国家促进养老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减半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运营减半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和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通过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补贴领取资格进行评估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准入,退出机制 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民政部门应当定期将养老服务机构名单,养老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布,价格,民政等部门应当采取动态抽查等形式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并将其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 及时向社会公布.第四十二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依法规范用工.促进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发展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者培训项目,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养老服务职业培训 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应补贴.第四十三条。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服务协议履行义务,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老年人的权益、第四十四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承担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务。一,建立健康档案,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定期免费体检和疫苗接种服务、提供疾病预防、伤害预防、自救及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二。开展康复服务指导、推广中医药健康养老知识以及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服务、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服务.三、对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居家老年人。按照协议内容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治未病,优先就诊.双向转诊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与辖区范围内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机构对接,通过设立医疗点或者派驻医疗护理人员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第四十五条、促进医养结合,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社区老年照料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 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定点范围 将县.区,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优化和完善老年人异地就医管理,优先办理相关手续 保障老年人异地便捷就医、第四十六条。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协作机制,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设立安宁疗护中心.为生命末期老年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第四十七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工作。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老年人消费环境 依法及时处理侵犯老年人消费权益的举报投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定期组织城乡社区开展老年人预防诈骗知识宣传等活动,及时制止和举报以虚假宣传。欺诈等方式向老年人恶意推销保健品.食品 药品,器材等行为,金融机构对办理转账,汇款或者购买金融产品等业务的老年人 应当提示相应风险、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查处针对老年人的传销。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保障老年人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