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负责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其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第四十七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道路运输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交通规费缴纳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按照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 重点在道路运输经营场所,客货集散地进行监督检查.可以在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交通检查站或者道路宽阔。视线良好的路段检查客货运输车辆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上路执行职务时、应当按规定着装.持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检查,文明执法,用于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四十八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法制和道路运输管理业务的培训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执行职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运输及其相关业务经营 第四十九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公开投诉电话,通信地址.电子邮件信箱 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公众的举报应当依法及时查处 对公众的投诉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第五十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道路运输经营者的信誉考核评价制度,对道路运输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 安全生产等实行信誉档案管理 并向社会公布.第五十一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道路运输统计工作,向社会提供及时的市场供求信息.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相关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