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支持。督促其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组织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取缔非法生产经营活动、维护安全生产秩序,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依法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并组织 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第三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对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负有管理责任的公共设施组织事故隐患排查,落实整治措施,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本辖区内的非法生产经营情况 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或者受其委托查处本辖区内的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处置发生在本辖区内的生产安全事故。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从上年度征缴的工伤保险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费用.用于安全教育和工伤预防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配备安全生产监察员.并为其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安全生产监察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在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发现事故隐患,有权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安全生产监察员有权责令作业人员从危险区域内撤出 并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三十九条.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将有关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委托设区的市、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将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实施,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安全生产专家库。组织专家为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应急救援等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信箱 受理有关安全生产举报.对受理的举报事项应当依法及时调查处理 并为举报人保密、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公告.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并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系统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查询系统 及时公开安全生产重要信息,第四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不得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生产经营单位接受其指定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 检测,检验和安全培训,考核和咨询业务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从事中介服务活动 为委托方保守商业秘密.并对其中介服务活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