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宣传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开展婚。孕,产.育等生殖健康服务 逐步实行免费婚检.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推行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促进优生优育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第二十八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与个人自愿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公民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通过对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妊娠情况的检查。帮助其选择安全,有效 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为其提供生殖健康服务,提倡和鼓励已生育子女的夫妻选择长效避孕措施 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宜选择以放置宫内节育器为主的避孕措施.生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育龄夫妻宜选择以输卵。精、管结扎术为主的避孕措施,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 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不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的、应当终止妊娠 第二十九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由取得相应资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和管理。分别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第三十条.接受绝育措施的夫妻。因子女死亡等特殊情况.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由夫妻双方申请.经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免费施行复通手术、手术费用由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承担。第三十一条,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享受免费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城镇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享受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等服务、其接受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费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者生育保险的.由社会保险基金统筹支付、未参加上述保险。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负担。无工作单位的.从各级财政安排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基本项目经费中支付,第三十二条.施行避孕节育手术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施行手术的条件。施行避孕节育手术的人员 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术单位及施术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与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保障受术者的健康和安全.违反规定施行手术、导致不良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禁止个体医疗机构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鉴定、确系计划生育手术引起的并发症 后遗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免费治疗。治疗期间。有工作单位的.其工资照发,城镇无业居民家庭生活困难的 应当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困难的.应当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社会救济,因计划生育手术造成的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做好计划生育药具的组织供应、发放和管理工作。协同药品监督,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对计划生育药具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所属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承担本行政区域计划生育药具及用品免费发放的服务和管理工作。鼓励和支持计划生育新技术,新药具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药品监督等行政部门。定期开展超声技术使用,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终止妊娠药品销售和使用的检查,监督工作、建立超声技术使用准入和执业资质认证制度 完善超声技术检查,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孕情检测,孕产过程管理等制度。实行终止妊娠药品处方管理制度、为孕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机构在接诊妊娠14周以上的孕产妇时 应当查验,生育服务证。或者 生育证、并登记有关情况.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和医务人员 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孕妇所孕胎儿性别.妊娠14周以上的已婚妇女要求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出示有关证明,施术单位应当在术前查验,并按规定登记.存档.第三十五条,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介绍.胁迫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严禁药品生产 批发企业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未获得施行终止妊娠手术资格的机构和个人,严禁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