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海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执行第四十九条,海关作出暂停从事有关业务 撤销海关注册登记,禁止从事报关活动 对公民处1万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有关货物。物品 走私运输工具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海关应当组织听证、海关行政处罚听证办法由海关总署制定.第五十条.案件调查终结.海关关长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应当由海关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第五十一条.同一当事人实施了走私和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依照本实施条例对走私行为的规定从重处罚、对其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不再另行处罚,同一当事人就同一批货物 物品分别实施了2个以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依照本实施条例分别规定的处罚幅度,择其重者处罚 第五十二条 对2个以上当事人共同实施的违法行为。应当区别情节及责任,分别给予处罚。第五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因走私被判处刑罚或者被海关行政处罚后在2年内又实施走私行为的.二,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海关行政处罚后在1年内又实施同一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的,三.有其他依法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的 第五十四条 海关对当事人违反海关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同一当事人实施的2个以上违反海关法的行为、可以制发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2个以上当事人分别实施的违反海关法的行为。应当分别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对2个以上当事人共同实施的违反海关法的行为.应当制发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区别情况对各当事人分别予以处罚、但需另案处理的除外,第五十五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送达当事人.依法予以公告送达的、海关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正本张贴在海关公告栏内,并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第五十六条,海关作出没收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的行政处罚决定。有关货物,物品 走私运输工具无法或者不便没收的 海关应当追缴上述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的等值价款,第五十七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违反海关法的行为后.有合并 分立或者其他资产重组情形的、海关应当以原法人,组织作为当事人,对原法人.组织处以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或者依法追缴货物.物品 走私运输工具的等值价款的。应当以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组织作为被执行人。第五十八条。罚款.违法所得和依法追缴的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的等值价款,应当在海关行政处罚决定规定的期限内缴清,当事人按期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办结海关手续的、海关应当及时解除其担保,第五十九条 受海关处罚的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应当在出境前缴清罚款,违法所得和依法追缴的货物 物品。走私运输工具的等值价款。在出境前未缴清上述款项的.应当向海关提供相当于上述款项的担保,未提供担保.当事人是自然人的。海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海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出境、第六十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海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二。根据海关法规定,将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变价抵缴、或者以当事人提供的担保抵缴,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十一条.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申请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海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当事人申请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海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海关同意当事人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的,应当及时通知收缴罚款的机构。第六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货物。物品,违法所得.运输工具 特制设备由海关予以收缴,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二,散发性邮寄国家禁止 限制进出境的物品进出境或者携带数量零星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进出境 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三。依法应当没收的货物,物品.违法所得.走私运输工具,特制设备。在海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作为当事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作为当事人的法人,其他组织终止、且无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走私违法事实基本清楚.但当事人无法查清.自海关公告之日起满3个月的.五.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应当予以收缴的其他情形的、海关收缴前款规定的货物、物品、违法所得。运输工具 特制设备.应当制发清单 由被收缴人或者其代理人.见证人签字或者盖章,被收缴人无法查清且无见证人的.应当予以公告。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判决没收的走私货物,物品 违法所得 走私运输工具,特制设备、或者海关决定没收 收缴的货物,物品、违法所得、走私运输工具,特制设备,由海关依法统一处理.所得价款和海关收缴的罚款。全部上缴中央国库,